很多年前,具体是哪一年,大抵是记不清了,不过肯定的是那时候我还比较小,虽然早已忘却了当时生活的模样与具体的生活的细节,但是肯定的是有件事情我一直铭记于心的,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忘怀了吧!

那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能够居住的地方只有一孔窑洞,一家五口人都生活在这个窑洞了,窑洞虽然不小,但还是非常的拥挤。因为一家人所有的生活所需与生存口粮都摆放在这孔窑洞里,能提供给走动的地方,估计也就只有一尺之宽了,所以那时候的我,特别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尤其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记得那时候无论白天上学还是晚上睡觉,我都在计划着如何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思索着把房子建在哪里呢?用什么材料去建呢?石头还是木条呢?该如何防风保暖呢?该怎么处理墙面呢?该怎么处理屋顶呢?怎么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房子建好呢?


那时候我整日都在幻想着自己建好之后的房子的样子,幻想着房子里的物品该如何摆放,该如何让房间里看起来整洁又宽敞。那时候的我非常渴望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房间,至于出于什么原由,肯定是说不清楚了。有一点肯定是那时候的我,渴望独立成长,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强化自己的独立意志。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父亲的时候,父亲粗暴的拒绝了我的想法,说不可以的。我父亲其实是个很温和的人,之所以用粗暴这个词语,是因为他没有尝试着去理解我当时的想法,没有去尝试着理解我的动机所在,更没有想着去协助去实现这种想法,所以即使到如今,自己城里的房子也足够宽敞,家里的那孔的窑洞早已闲置,早已经花钱盖了更好的房子,独家独院,好几百平的大院子,院子里没有一棵杂草,但如今的我,还是渴望盖一间自己心中想要的房子。哪怕它是最简陋的房子,哪怕它是碎石子拼起来的房子,哪怕它是用细木枝拼凑起来的房子,哪怕它的墙上都是用旧报纸糊起来的。


我心中的房子一直在我心中,这么多年从未被遗忘,之所以从未被遗忘,因为它对我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它让我知道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它让我知道了该如何协助孩子成长,它让我知道了父亲这一角色不仅仅是父亲的角色,而更应该是以朋友的身份协助孩子成长,帮助孩子实现他心中的想法,让他能够在实现想法过程中得到成长,得到历练,得到思维的提升。

生活中或许有很多父母就是像我的父亲一样,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孩子的思维方式,总试图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左右孩子的想法,总试图用家长的身份去打断孩子的成长意识与意志,这种行为其实错误的,而且错的很离谱,这种行为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会对孩子的心智成熟产生的严重阻碍,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对此一无所知。


生活有很多人,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就会惶恐不安,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六神无主,他们习惯向外寻求帮助,总希望让他人给自己指明方向,总希望他人能够引领自己成长。顺从,犹豫,缺乏安全感,他们一生都会在惶恐与不安中度过,他们心中同样有让她们念念不忘的房子。

写到这里,大叔希望那些心中有房子的人,都能够走出的自己的那所房子。另外大叔想说,年轻的父母们都应该多学习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避免自己成为孩子一生都难以逃脱的牢笼。我们鼓励孩子成长,成为他们坚不可摧的后盾,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力量源头,成为是他们心灵的归宿,而非是阻碍,是牢笼。当然文章纯属个人之言,仅供参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