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鲈鱼时,要分清“河鲈”和“海鲈”,区别很大,弄懂再买不吃亏
鲈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北宋著名诗人范仲淹就曾用“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诗句来赞扬鲈鱼的鲜美。
至今,鲈鱼仍然是大众追捧的美味,身价也在鱼类中比较昂贵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鲈鱼有海产和淡水产之别,更是分不清什么是海鲈鱼什么是河鲈鱼,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生长环境
海鲈鱼:主要栖息于海洋环境,广泛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一般生活在近海区域,冬季为了适应水温变化,会迁移到较深的海域进行越冬。海洋的广阔环境为海鲈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较大的活动空间。
河鲈鱼:生长在淡水环境中,常见于江河、湖泊以及河流等水域。河鲈鱼对水质要求颇为严格,通常在无污染、水质清爽且富含氧气的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它们适应了淡水的生态系统,与海鲈鱼的生存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
外观特征
海鲈鱼:体型相对较大,身体较长且呈稍微侧扁的形状。其鳞片光滑,给人一种较为细腻的感觉。背部颜色为深绿色,腹部则呈现银白色,色彩对比鲜明。白鲈鱼和黑鲈鱼是海鲈鱼的两种主要类型,白鲈鱼的颜色特点是上青下白,整体色调清新;黑鲈鱼则以深黑色为主色调,显得较为沉稳。
河鲈鱼:身体更为紧凑,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鳞片较粗糙,触摸起来有明显的颗粒感。颜色通常为深绿色至棕色,在某些情况下还带有斑点,为其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外观特色。腹部同样是银白色,与海鲈鱼在这一点上相似。
口感和烹饪方式
海鲈鱼:肉质略显紧实粗糙,这是由于其生活在海洋环境中,运动量较大以及海水的特殊环境所导致的。海鲈鱼的腥味相对较大,因此适合采用红烧、煎烤等烹饪方式,或者做成酸菜、水煮等重口味菜肴,通过调料的味道来掩盖其腥味,同时也能使肉质更加入味。
河鲈鱼:肉质洁白肥嫩,口感鲜美,且刺少,这使得食用起来更加方便。河鲈鱼适合采用清蒸、清炖等简单的烹饪方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汁原味,突出其鲜美的口感。
营养价值
海鲈鱼: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伽-3 脂肪酸等,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同时,海鲈鱼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其油脂质量较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河鲈鱼:富含 DHA,这是一种对大脑和神经发育非常有益的物质。在淡水鱼中,河鲈鱼的 DHA 含量较高,因此对于儿童、孕妇以及老年人等人群来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营养食品。
购买和保存
海鲈鱼:由于海鲈鱼离开海水后无法存活,所以通常以冰鲜形式在市场上售卖。随着保存时间的增长,其肉质可能会变得柴硬,腥味也会增大。因此,在购买海鲈鱼时,应选择新鲜度高、色泽明亮、鳞片完整的鱼。
河鲈鱼:适应能力较强,捕捞后可用水养着存活,通常在水缸或鱼盆中售卖。这样可以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鱼的鲜活状态,保证了鱼的新鲜度。
当前,由于核污水排海问题,让人们在选择鱼类时多了几分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河鲈鱼成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河鲈鱼有野生和养殖之分。野生河鲈鱼生长在自然的淡水环境中,经历了大自然的考验,其肉质紧实鲜美。在清澈的江河、湖泊和河流中,野生河鲈鱼凭借着自身的生存本能,不断寻觅食物,进行活动,使得其肌肉更加发达,口感也更具韧性。品尝野生河鲈鱼,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与力量,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自然风味。
而养殖的河鲈鱼,虽然生长环境与野生河鲈鱼有所不同,但得益于完善的饲料配比,其肉质软嫩细致。养殖者们精心调配饲料,确保河鲈鱼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生长得更加健康。养殖河鲈鱼的肉质细腻,入口即化,味道同样十分鲜美。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野生还是养殖的河鲈鱼,都以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在核污水排海的背景下,选择河鲈鱼,既能满足味蕾的享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海洋鱼类可能受到污染的担忧。
下面介绍几种鲈鱼好吃的做法。
一、红烧鲈鱼
红烧鲈鱼作为一道极具传统韵味的中式菜品,承载着丰富的美食文化内涵。
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要对鲈鱼进行细致的处理。小心翼翼地去除内脏,确保鱼腹内干净无杂物,这一步骤不仅关乎菜品的口感,更与食品安全紧密相连。接着,仔细刮去鳞片,鳞片的去除要彻底,以免影响后续的烹饪和食用体验。去除鱼头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破坏鱼身的完整性。将处理好的鲈鱼洗净后切成两段,这样的切割方式既能让鲈鱼在烹饪过程中更好地吸收调料的味道,又方便后续的煎制操作。
接下来,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油,待油烧热后,将鲈鱼轻轻放入锅中。此时,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油温过高导致鱼皮瞬间烧焦而内部却未熟透。两面煎至微焦的过程中,鲈鱼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微焦的鱼皮不仅赋予了鲈鱼独特的口感,还为整道菜品增添了视觉上的吸引力。煎好后捞出沥干油份,为下一步的调味做好准备。
然后,再次倒入适量油,放入姜片和葱段煸炒。姜片的辛辣与葱段的清香相互融合,为整道菜品奠定了基础的香味。煸炒出香味后,加入适量料酒,料酒在高温下迅速挥发,带走鱼的腥味,同时留下醇厚的香气。接着,加入清水、生抽、老抽和冰糖。清水的量要适中,既能保证鲈鱼在焖煮过程中充分入味,又不会使汤汁过于稀薄。生抽为菜品增添了鲜美的味道,老抽则赋予了菜肴深沉的色泽。冰糖的加入不仅能提升菜品的甜度,还能在烹饪过程中使汤汁更加浓稠,增加口感的丰富度。搅拌均匀后,将煎好的鲈鱼放入锅中,加盖焖煮。这一过程需要耐心等待,10 - 15 分钟的焖煮时间让鲈鱼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入味至深。在焖煮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火候,避免汤汁过度蒸发或烧焦。
最后,放入适量的盐调味。盐的用量要精准,既能突出鲈鱼的鲜美,又不会使菜品过咸。再煮 1 - 2 分钟,让盐充分融入汤汁中,使味道更加均匀。这道红烧鲈鱼口感鲜美,浓郁的汤汁包裹着鲜嫩的鱼肉,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在传统中式美食的魅力之中。
二、葱椒鲈鱼
葱椒鲈鱼以其独特的风味在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
制作这道菜品的第一步是将鲈鱼宰杀治净。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确保在宰杀过程中不破坏鱼的完整性,同时将内脏清理干净。纳盘后,加入姜片和葱段,这不仅能去除鱼的腥味,还能为鲈鱼增添一份淡淡的清香。然后将鱼放入笼中蒸熟,蒸熟的时间要把握得当,既要保证鱼肉熟透,又不能过度蒸煮导致鱼肉变老。
蒸熟后取出鲈鱼,接下来进行葱和花椒的处理。取一半的小香葱,切成 15 厘米长的段。这些葱段将为菜品增添一抹清新的绿色和浓郁的葱香。另一半小香葱则剁成茸,纳碗后加入冷鲜汤调散。冷鲜汤的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破坏葱的香味。调散后滤渣,得到小葱汁。将小葱汁进行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生抽、香油等调料,使其味道更加丰富。调好味的小葱汁浇于蒸好的鲈鱼上,瞬间为鲈鱼增添了一层细腻的口感和浓郁的葱香。
另外,摆上切好的葱段和青花椒。葱段的摆放要整齐美观,为菜品增添视觉上的层次感。青花椒的加入则为菜品带来了独特的麻香,与葱香相互呼应,使口感更加丰富。最后,浇上热油。热油的温度要高,当热油浇在葱段和青花椒上时,会发出“滋滋”的声响,瞬间激发出葱和花椒的香味,使整道菜品香气四溢。这道葱椒鲈鱼具有浓郁的葱香和花椒的麻香,口感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三、酸汤鲈鱼
酸汤鲈鱼以其酸辣可口的味道和鲜嫩的鱼肉成为众多食客的喜爱之选。
首先,对鲈鱼进行精细的处理。将鲈鱼治净后,取肉并片成 3 毫米厚的鱼片。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刀工技巧,确保鱼片的厚度均匀,以便在烹饪过程中均匀受热。同时,将鱼头、鱼尾也分别处理好。接着,将鱼片与头、尾分别用苏打水浸泡 15 分钟。苏打水的浸泡不仅能使鱼肉更加鲜嫩,还能去除鱼的腥味。浸泡后捞出控干水分,为下一步的滑油做好准备。
然后,将鱼片、鱼头、鱼尾分别入六成热油中滑油。滑油的时间要短暂,确保鱼肉表面迅速变色,锁住内部的水分,保持鱼肉的鲜嫩口感。捞出沥油后,备用。
接下来,锅留少许底油,爆香蒜片、姜片、香茅草、小米辣。蒜片和姜片的香味为菜品奠定了基础,香茅草的独特香气为菜品增添了异域风情,小米辣则带来了浓郁的辣味。爆香后,加入酸汤烧开。酸汤的制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调料,如酸菜、番茄、柠檬汁等,使其味道酸辣适中。放入鱼片、鱼头、鱼尾和金针菇。金针菇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菜品的口感,还为整道菜品增添了一份清爽。大火烧开后,迅速出锅装入容器,避免鱼肉过度烹饪而变老。
最后,点缀荆芥、大芫荽、熟番茄片。荆芥和大芫荽为菜品增添了清新的香气和独特的风味,熟番茄片则为菜品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和酸甜的味道。这道酸汤鲈鱼酸辣可口,鱼肉鲜嫩,是喜欢酸辣口味食客的绝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