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怀先辈,文明祭扫树新风。为深入推进传统节日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明时节,虹口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域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市民群众厚植家国情怀,以文明风尚致敬英烈忠魂,共同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清明节前夕,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诗心入伞骨、手作祭英魂”油纸伞制作体验活动,将非遗技艺与传统节气文化相结合,引导居民在诗意手作中缅怀英烈、传承文明新风。
清明节前,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80余名区内烈属代表,在《义勇军进行曲》的磅礴旋律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工作人员托起素白花篮,"英雄烈士永垂不朽"的缎带流转着历史的光泽。参加活动的烈属们纷纷表示:"枪林弹雨会消散,但信仰的弹道永远指向光明。我们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不辜负前辈们的牺牲,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纪念先人、缅怀先烈,培育文明健康节日风尚,四川北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先烈 清明祭扫”活动。在清明前夕,组织市民从虹口足球场出发至宝山烈士陵园,祭拜先烈。
欧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只此青绿》衍纸书签画制作活动,吸引了辖区内居民代表踊跃参与。活动现场,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讲述了《只此青绿》背后蕴含的宋代美学与文化故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带领居民制作了衍纸书签画。
垦业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群垦乐业忆清明·巧手包青团”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共聚阵地,弘扬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情谊。热心居民现场教学,指导包制豆沙或肉松蛋黄馅青团,带领居民体验传统手艺。活动以春日青团为媒,传递思念与祝福,让传统文化扎根邻里,为和谐社区注入文化活力。
清明将至,松柏含情。曲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主题,组织曲一居民区党员群众代表相聚曲苑邓小平塑像广场,集体纪念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同志,在青松静立的春色里,众人庄严肃穆,细致擦拭伟人塑像,以黄白相间的花篮寄托绵绵追思。
清明前夕,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北外滩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契机,组织10组亲子家庭开展“行·文化三地——海派印迹·中法情缘”主题行走宣讲活动。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内,市民们聆听革命先烈在时代的浪潮中探索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道路,于互动屏前为先烈献花。
4月3日,广中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五卅烈士墓纪念广场,开展清明祭悼活动,通过奏唱国歌、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集体三鞠躬致敬、党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青少年代表宣读倡议书等仪式,引导辖区党员群众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清明前夕,凉二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手作青团承古韵、艾草飘香暖邻里”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指导老师详细讲解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渊源与文化内涵。随后居民们围坐一堂,将艾草汁与糯米粉揉成清香面团,包裹蛋黄肉松、豆沙等馅料,互帮互助学习捏制技巧。新手们虽动作生疏却热情高涨,老手们耐心示范传统包法,邻里笑语中碧绿圆润的青团渐次成型。蒸制后,热气腾腾的青团晶莹软糯,大家品尝劳动成果,交流制作心得,在传统美食中感受春日气息。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既传承清明饮食文化,又增进社区邻里情谊。
江湾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组织“嘉的卫士”江湾镇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携红旗小学学子,以“忠烈祠前、敬奠英魂”为主题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满怀敬意地向老兵们讲述自己对1937年全面抗战的心得体会。孩子们还现场采访老兵,围绕抗战历史、战斗经历、英雄事迹等话题,向老兵们提出了一个个充满好奇和敬意的问题。老兵们则耐心地一一作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编辑:曲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