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青山埋忠骨,清明寄哀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联英烈杨靖宇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走近抗战历史,一把口琴、一盘石磨、一棵消息树……时代的尘埃在静默中铭刻着“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的东北抗联历史、诉说着“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的革命精神、矗立着白山黑水间不朽的革命丰碑。清明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推出特别策划《清明寄哀思 英魂共缅怀》,今天播出《雪原长存爱国志 林海暗传星火声》。
消息树又叫标语杆
传递消息的重要载体
有这样两件文物被称为“消息树”或“标语杆”,陈列在通化市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中,“消息树”或“标语杆”是抗联时期标志性文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抗联各部队间为了传递消息不被敌人发现,抗联战士利用大树的隐蔽性,将树皮扒下来,然后把消息刻在树干上或贴上联络标语。
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宣教部部长于洋介绍:“抗联将士将联络用语或者宣传标语刻在或贴在树上,来达到传递消息的目的。大树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战士们练习写字的载体。在当时抗联部队当中,很多战士没有上过学,没有上过私塾。上学识字的战士会在树干上刻下字,其他战士就会一遍一遍地临摹,久而久之,这些字和树干融为了一体。他们还会在冬天,在雪地上练字写字”。
杨靖宇将军平时非常重视部队思想文化建设,因此他经常组织战士们学习政治、文化。杨靖宇甚至建立了识字班,经常教大家学习认字、写字。由于当时条件受限,没有办法给战士们提供纸和笔,所以他们就利用树干、墙体、雪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来练习写字。
消息树不仅成为抗日烽火岁月下的产物,更是为抗联部队取得联系和传递重要信息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作为载体也见证了14年抗战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
“消息树”字迹虽模糊不清
抗联精神却绽放时代新光芒
杨靖宇面对村民劝降时,发出充满灵魂和血性的呐喊:“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赵一曼在临刑前写下遗书:“宁儿,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告诉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抗联将士在树干留下的标语同样令人震撼:“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消息树”还有另外一种使用方法,就是抗联将士发现敌人来犯时,第一时间把树放倒,提醒附近军民注意准备战斗和及时躲避。
尽管目前消息树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如今的我们更是迎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那棵刻着“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的树逐渐长高、长大,那背后蕴含的东北抗联精神,必将永远成为共产党人汲取奋进力量的不竭源泉。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