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某电动车车主苏先生最近非常闹心,自己的车停在停车位,不知道什么原因,玻璃破了个大洞。
无奈之下,自己掏钱把挡风玻璃换了,结果第二天,玻璃又碎了一个大洞。
苏先生想不明白谁对自己有这么大怨气,无奈之下,报了警。
警方根据监控视频,很快锁定的嫌疑人。
嫌疑人刘某是一个外卖员,据他自己交代,他在网上看到电动车的玻璃比较厚,自己不相信,拥有科学精神的他,想要亲自试试。
于是刘某在网上花了20块钱买了个弹弓,随机找了一辆车就把玻璃打烂了。
第二天刘某又送外卖来到这个小区,发现同样位置又有一个车,于是又离远一点试了一次,又一次打烂了。
弹弓竟然有这么大威力,外卖员刘某随身带着,有多危险?
有句话叫做: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在路上外卖员跟人起冲突的场景,绝大部分人都应该见过,本来绝大部分吵架,大家都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拿出来一个可以把汽车玻璃打爆的弹弓,要打得准,三五个人都不在话下啊。
当然,这只是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重新看到外卖员刘某这个行为,你都骑着电摩送外卖了,电动车的玻璃跟你有什么关系?
人类身上有一种无法控制的破坏性,从小孩子身上我们更能看到这一点,到了一定年纪,玩具必然会被拆的乱七八糟,给女孩子买的洋娃娃也会把头发胳膊拆下来。
有人说这是人类从猴子进化来的铁证,人们脑海中,总有一种搞坏一些事物的冲动。
比如上学的时候,书本好好的,有人就想撕下来几页,橡皮好好的,就一定要动断。
人家女孩子在前面走的好好的,就一定有人闲的没事想弄个毛毛虫去吓别人。
随着发育的成熟,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控制住破坏的冲动,比如说我经常好奇我的手机里面主板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但最多也就是给自己换个屏幕,换个电池,绝对不会没事想把自己新买的手机拆开看看。
不过在有些时候,我们总有一种想要搞破坏的冲动,有时候是因为喝酒后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压力让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
拿弹弓打玻璃的场景并不罕见,小时候总有调皮的学生对学校的玻璃有执念,成年人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恰好是一个外卖员拿着弹弓,而不是一个教授,明星或者体制内的人员?
看似胡闹的行为下,恐怕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群体的崩溃。
这些人不仅面临着漫长的,枯燥的工作,还看不到任何希望,更可悲的是,绝大部分人,也没有能力依靠自己走出困境。
对他们来说,这个美好的世界与自己无关,破坏一下,可以让自己刺激下,让自己感受到活着。
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对这个社会也是危险的。
这种胡闹,可能是拿弹弓打玻璃,也有可能拿着弹弓打别人的头,开上车,也有可能想要感受一下油门一踩到底的快乐。
失控的人生,无所谓的态度,造成的损失,远比苏先生换两次玻璃的成本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