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深夜有广西网友发帖称,昨晚十一点半,医保局的人突然到我们科进行检查,这次检查主要是针对挂床住院的行为,很不巧,我们科就有一个病人因为家里有事,不在床位,就被认定为挂床住院!
当班护士解释了原因,也给病人打了电话,病人表示路程太远,又是三更半夜,确实赶不过来,还要求跟医保局的人通电话,但是人家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
第二天事情传到行政楼,很多领导都非常生气,在我们开晨会的时候,下来质问当班护士为什么不把病人找回来,任凭当班护士怎么解释都没有用,更可笑的是某个领导说我们脑子转不过弯,病房有这么多家属,为什么不叫某个家属配合一下睡到那张空床?听到这言论我真的被震住了,这是什么奇葩言论,事情还能这样办的吗?
-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和观点:
住院就是住院,离院说明不需要住院门诊就可以治疗,这就是骗保。医保基金就是这样被医院吃掉的。
如果医保查到病人晚上不在,不只处罚医院,也处罚病人的话,执行起来是不是更顺畅?还能帮医院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毕竟病人住院期间出了任何事,医院都多少会担责。
医保局认为凡是不在病房过夜的就是不需要住院的,门诊就能治好,就这么简单。
应该查看病人病例和用药情况,不能单纯的看病人在不在病床上!
病患即使是需要住院治疗,也不是就失去了回家的权力,是谁给的权力来剥夺病人的自由,医保局也太任性了吧!
应该从源头抓起,医院你为什么接收挂床的人?本应追究医院!一般真正住院患者晚间回家休息是有原因大部分人都是因睡眠不好,休息不好对患者治疗肯定有影响的。
这个做办也是被逼的,不然咋办?病员回家一晚上,碰巧抽查,但不能说是骗保的实证吧,实事求是地看待吧,如果只认病床空的就是骗保,也能下这个结论吧!
- 那什么是挂床住院呢?
据公开信息显示,如今,挂床住院已经是专业术语,“挂床住院”又称“假住院”。一般规定,不在医院里住或连续三天以上没有诊疗费用就可称为挂床。有的人本来是小病,医院见患者参加医保后,要求患者这检查那检查,最后建议患者住院,反正参加医保,住院可报销大部分费用,医院为其出具病历,但这些人并不是真的住院,依然在家休养,有的竟然还在上班。这样,“病人”享受医保医疗报销,医院也可从中”套取”医保基金而“创收”。
据媒体报道,据@中国医疗保障消息,国家医保局计划本月开始,启动本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彻底打破传统检查中可能存在的“通风报信”“表面整改”等问题。
据悉,今年的医保基金监管将进一步趋严,对自查自纠不认真、敷衍塞责,或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定点医药机构,国家医保局将予以从重处理、公开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自1月1日起,定点医药机构相关工作人员“驾照式”计分全面落地,医保监管对象延伸至医务人员个人。专家提醒,当积分达到一定分值,会暂停或终止相关责任人员的医保支付资格和费用结算。未来,全国医疗机构将被进一步监管,以保证医保基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总之,“挂床”不仅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也严重影响了赔偿数额的确定,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违反法律规定,由此产生的费用必然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有网友认为,不能仅仅凭借病人有没有晚上住院来判断是否挂床,搞“一刀切”。但是在当前重点惩治阶段,必须不留余地,否则一定会有医院钻空子。就如上述医院有领导安排其他病人家属“充床位”,显然就是投机取巧,必须打压。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