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庄主打起背包,穿上旧棉袄,赖裤子,大有电视剧里闯荡上海滩的劲头。告诉他要开两会,进京工作难找,别去马驹桥,非要去。
到那儿仅一天,四处转转,失望,说招工的很少,进厂都要年轻的,有证的。住小旅馆,天天得交房钱,没热水喝,得去市场上打开水。满街都是找工作的,派工的很少,每天大几千人在寒风中晃荡。看到京漂谋生的艰难,后悔,想回来。可又想挣个路费。
第三天凌晨四点,有人招保安。说是跟着大领导出门。以为是视频刷到的那些明星出门场面,庄主乐呵呵跟着去了。结果压根不是。换上保安服和黑鞋子,戴帽子,路上来回3个小时,在寒风中冻12小时,脚冻得生疼,共15小时,管2顿饭,结了100多块钱。幸好里面套了自己的棉服内胆。那时京城的气温最高只有几度,夜晚零下几度,大风刮得飕飕的。京城的冷,是那种穿透骨髓的冷,那点饭早消化了,饥寒交迫。求职保安工作,鞋子必穿黑色。
第四天凌晨四点接着转悠,没找到合适的工作。8点多以后,气温升高,马驹桥大神们开始活动,他们一般蹲在街边,瞪着眼睛骨碌碌看,平时干一天歇几天,一天啃俩馒头,喝一瓶红茶续命。一天找不到事儿做,不挣钱,还得开销,吃饭带住旅馆得几十块钱。夏天可以去睡桥洞或露宿街头,冬天太冷,这里比不了深圳三和。
干体力活儿的40岁以上人比较多,许多女人吸烟,大约是东北来的。河北女人一般不吸烟的。也有张家口的女人,说她们那里没活儿干,出来了。河北河南和山西、东北人较多。男男女女都有,普遍衣服黯淡,面部表情僵板。
如在街上拍照片或视频,常会有人出来阻止。一些瞅着胖壮的人,会找个子瘦小的人聊天,瞅机会诈一下或拿个破手机碰瓷儿。
都是来找活儿干的,没有朋友,谋生艰难,加上饥寒,精神苦闷,遇事无人商量,抑郁的情绪无处排遣,有的似乎精神有点问题,在街上转来转去,“呵”“呵”地大喊。许多人没啥文化,不会在手机上报名、上下班打卡、收发微信群消息,得托别人给做,有时买点食物谢给帮忙的人。
庄主幸好遇到个本地老乡,还能说个话,结伴找找工作。但物流这活儿他们干不了。拣快递的,需要一天12个小时,手脚一会儿都不能停,中午吃半小时饭,得分两拨去吃,流水线不停,来回通勤3小时。
找到个给大户人家喂狗的工作,中介要400元介绍费,不出这钱,自然去不了。别的工作,只要通过中介,人家就会雁过拨毛抽钱,只是不用现从腰包里掏。
胡乱干了一个月,有次买了点饼干之类,在换工作服的地方,被别人给偷偷吃了。后来庄主不再买零食,吃饭时啃个馒头或烧饼,这个没人偷吃。饿了就喝水,人越来越瘦,肚里缺油水。
京城的城区规划,跟别的地方不同。正常人活一天,工作日应该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在路上通勤加采买食物,洗衣管接送孩子。
但京城通勤时间过于长,商业区和生活区、工作区规划过于疏离。地面上堵车多,即便不堵车,路边也没有各类流动小摊贩,没有卖菜卖水果的大货车停着。初春气温低,绿化带少,前些天柏树花粉还像冒雾一样扑人脸。
幸好现在庄主离开马驹桥了。这辈子我不想去京城旅游,谁爱去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