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正常已经有了近十年的社会经验,差不多可以爬坡到主管甚至经理的职位了。但已经不算年轻,35岁近在眼前,考公、考编、笔试、面试等很多岗位“卡岁数”,33岁离开被卡的岁数已经只剩下一次尝试的机会。因为你需要34岁那年备考、35岁最后一战,才有机会上车。
此时无论是否成家,至少我们不能用23岁时候的思维来求职。尽量不要老觉得自己选择很多,其实历经社会的沧桑十年,你已经很接地气,而不能老去套用过去的理想思维和理论知识。类似的情况,大家参照下《34岁考事业编,还来得及吗?》《34岁在体制内,但工资低,该如何增收?》。
35岁前能赶上末班车进体制内,还是运气不错的,但大多数人进不了,我们今天来看看更常见的体制外案例,希望是个积极鼓舞人心的案例。
“本人,女,33岁,在三四线省会城市,”
“省会”中其实并不都是耳熟能详的广州、杭州,大多数属于二线或新一线城市,比如出镜率最高的武汉、成都、重庆、南京、长沙、西安等,连默默无闻的济南、合肥、郑州、石家庄、哈尔滨也不甘落后,但真的可以算是三四线的省会,主要有兰州、西宁、银川、拉萨、乌鲁木齐、海口、呼和浩特这样的,已经为数不多。
在这样的省会,说明你老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但不如出名的苏锡常、东莞佛山珠海,甚至被沿海的很多地级市都超过了,经济总量甚至跟县级市昆山扳手腕都不一定赢。但在你们省内还大致算是一哥,只不过全省的经济水平在全国来说偏低。
这是现状,并不是说多么不好,毕竟是老家省会,你最好在当地体制内发展。如果33岁的你一直在体制外就业,我建议你可以海投并发动关系,进当地的半体制内为好,不但稳定,收入也有一定的保障,比如公务机关的合同工、事业单位的非编岗位、央企子公司的外包岗位、国企及其孙公司的派遣工,这些相对比较容易进去。
当然,前文说过了,如果你过去没参加过公考,还剩下最后一两次考试机会,我建议你同时报下你们当地的国考和省考,也报下编制考试,毕竟人生不能重来,机会失去就再也不来了。
甚至你的33-34岁这一两年都可以在家复习备考。总之,努力过总不至于后悔,不试一次则一辈子后悔。
“第一份工作是行政,第二份工作是二手车金融风控,”
你没说学历和工作时长,我暂默认你大致是23岁普通本科毕业,至今十年工作经验,做了5年行政专员,后面5年做的是二手车行业的风控管理工作。看起来你倒是实现了职位的改行,但不知道目前所在企业发展如何,规模大不大,是否属于国有机构,还是只是金融行业的私人皮包公司。
“现在我想转行hr,不具备相应的能力,现在恶补知识点,结合我个人情况,想听听幽哥的建议,不胜感激!”
你有如上十年的行政和风控经验,却为何突然在第11年要改行?改行为何要做人事工作呢?不具备岗位能力,主要是没有实际经验,所以通过理论知识的“恶补”,用处是有限的,只是能在面试过程中大致勉强应付下而已。
不过坚持不懈则总有机会能改行做人事,只是需要长时间去捕捉这样的机会,还大概率是私企民企的初级人事岗位。我去年有个“人事专场”的聚会,你找到并看下人事的7大分工,并从我推荐的那3个模块入手为好,看看能否海投先入人力资源管理行业。
“个人想法:
行政:可替代性高,事务性工作多,成长性低,不太想从事基础岗了”
33岁就要务实一点了,哪里有这么多“可替代性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少”且“成长性高”还要“非基础岗”,你这一句话就提了四个要求。我觉得不仅仅是行政了,任何岗位也基本无法同时满足你的这些诉求。
这段整体来说,你下份工作不想做行政岗位。
你想法太多,要求苛刻,求职毕竟还是要去上班工作的,最好务实一点。
“风控:目前私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资金实力不足,10人以下小公司,之前做的模块单一,进国企金融部综合能力不足,涉及到财务分析,缺乏财务和法律的专业知识,也查询过发展通道,到后期主要需要金融资源渠道的开发能力,而本人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均不强,未来上升难度很大。”
你说了自己在目前行业和岗位上都一无是处,而且你想进国企的金融部门,其实国企就很难进去,你还要去人家的金融部门,这就更难了,不但错过了校招机会,社招恐怕有关系也不一定能进去。
再说你所在的是二手车的融资租赁业务,属于商务服务中的设备租赁,跟金融行业没多少关系,你们公司是非金融机构,没有金融牌照。所以,你不仅仅欠缺你所说的财务分析和法律知识,你连行业也分不清,就更难去做国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控管理工作了。
这段你的描述,是说自己没有能力进国企的金融部门做风控相关的工作。
“hr:正因为门槛低,所以岗位录取率低,竞争激励,除了应届大学生,业务转hr也有很多,你不知道都在跟你竞争,之前投递房产公司求职简历,对方很在乎行业背景和岗位的持续性,基本上转行的人秒杀!”
你这段是对人事工作的描述,是说人力资源岗位容易被其他转岗过来的人包括应届生取代,所以你不想从事人事相关的工作。人事不但工资低,而且没有竞争力。但是你又想改行做人力资源工作,这里貌似有逻辑不通的地方。
你也投递过房地产行业的人事岗位,但是对方很在意求职者的房地产行业背景以及过去从事人事岗位的经历,但你还是想进人力资源部门,只是经常会被秒杀。
这里你的描述有矛盾,因和果好像并不是因果关系,大致你的意思是对人事岗位既爱又恨、爱而不得,如果给自己机会,哪怕工资低、竞争激烈,也是愿意尝试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
“想做业务岗,但是喜欢的教育培训行业在下行阶段,不敢轻易尝试!”
业务岗就是销售员,目前很想去做销售,但是不喜欢做其他行业的销售工作,只愿意去自己喜欢的教培行业去做销售,也就是课程顾问(CC)。但是因为教培行业正在走下坡路,所以就不敢去做销售了。
教培行业的销售,这是你列出的第四个工作了,但是也不想去做,因为虽然喜欢销售岗位,也喜欢教培行业,但是行业下行,所以作罢。
到了这里,以上你列了接下来的4种职业选择,但大多数描述是在给自己找不去上班的理由。你不是说行业不好,就是说自己岗位能力不足,要么说自己知识匮乏,要么就是说个人不敢去尝试。
“最后一条路想进体制,年龄限制,只能进国企,国企强调硬性条件,要求第一专业,最近面试的岗位需要硕士学历,没有资源背景,只能靠提高学历进入
该如何做职业选择?”
最后到了第五个选择,就是进体制内。
进体制最好的就是去做公务员,但是你33岁却默认自己超过了35岁的年龄限制,所以没考虑考公,自然也否决了考编。
然后,你得出了自己可以通过进国企而进入体制内,但是感觉国企又对专业等有很高的要求,且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还需要有资源背景才能进国企,于是你得出一个进国企的结论:需要现在33岁去考研,然后大致37岁硕士毕业时再想办法进国企。
你的推演比较荒唐,感觉你是在游戏人生,也是有意来搞笑的,并不是真的要提问,尽管你装得很“想听听幽哥的建议,不胜感激!”
最后你问,你该如何选择。其实以上都不是你的选择,你列了五个职业道路,没有一个是被人录用或者对方要你的。这跟小时候的“清华北大我选哪个”类似,你又没得选择。这5个选项对你来说并不存在,不是你此刻摆在桌面上的可选项,何来做选择呢?
因为你有行政岗位的经验,现在改行做风控了,学历也本科了,所以你要是求职的话,建议这两个岗位你都可以去投递,目标是大企业大单位,二则是工资尚可就行,三则考虑尽量不加班,四距离不远也就是方圆50公里之内即可。当然,最近两年可以尝试下考公和考编,开头讲过了。
以上就是你当下比较务实的职业计划,但是根据你的描述好像你啥也不愿意做,你需要别人帮你得出一个可以辞职回家的结论,劝说你辞职不上班在家躺平啃老最好。
这有些匪夷所思,不知道你是一直如此,还是最近33岁经历了什么打击或者刺激,你的所有描述都是“我想学习成绩好但我不想学习”这样一个二流子的语言。
我不清楚你的家庭情况、兄弟姐妹几个、你是否婚配、有无子女,但我是可以看得出来你当下还是相对可以我行我素的,至少你自己大致可以做自己的主。尽管你的可选项不多,但我希望你积极起来。
本想从33岁的人中找出个积极上进的例子,来鼓励你的同龄人的,但不巧将你搜了出来,不期待你做个表率,但鼓励你不要丧失奋斗的勇气,至少没必要列出五个选项说“我全不想去做,也都进不去,你帮我看该选哪个?”
你的逻辑此刻不能自洽,可能体力尚可但心力已然不足。愿你早点走出暂时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