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三个重点,大家就明白为什么这次中美对抗美国必败。
第一、中美的贸易结构
根据2024年最新贸易数据,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及金额如下:
1、机械电子类产品(占比23.17%,约379亿美元)
☞集成电路:839亿元人民币(约118亿美元)
☞半导体制造设备及零部件:319亿元人民币(约45亿美元)
2、农副食品类(占比16.33%,约267亿美元)
3、能源类产品(占比14.12%,约231亿美元)
4、化学品与化工品(占比12.62%,约206亿美元)
5、运输设备类(占比9.33%,约153亿美元)
☞越野车/小轿车:517亿元人民币(约73亿美元)
☞民用飞机及零部件:370亿元人民币(约52亿美元)
6、其他重要商品:
☞精密仪器:839亿元人民币(约118亿美元)
总结:从品类看,中农产品、能源、机械电子为三大核心进口领域。高端芯片是我们最需要的,但是我们本来就已经买不到了,高端医疗器械等行业我们和美国有差距,但并不紧迫,也不致命。
农产品和能源首先是可替代的,美国并非最佳贸易对手,很大比例是为了照顾美国的贸易逆差而采取的政策性采购。至于汽车,新能源车时代,美国只有一个特斯拉还能打,但并没有显著技术优势,就这样吧。
根据2024年最新贸易数据,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及金额如下(按出口额占比排序):
1、电气机械与设备
占比:23.6%(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
细分领域: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工业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等。
2、机械设备
占比:18.7%
细分领域:机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
3、家具与家居用品,占比:12.6%
4、玩具与游戏用品,占比:11.3%
5、塑料制品,占比:8.0%
6、纺织服装与鞋类,占比:7.3%
7、有机化学品,占比:2.8%
8、钢铁制品与铝制品,占比:2.6%
9、农产品加工品,2.3%
总结:从品类看,中国对美国出口主要是工业化的制造品,其中高附加值产品迅速增长,而传统的家居、玩具等占比较低,且比例持续缩小。
美国是超级大国,给中国的是我们本来就买不到的芯片+一部分高端精密仪器+大量的化工及农业产品。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给美国的是高性价比的高端制造产品+小部分的人力密集型低端制造。
中国负责生产,美国负债消费,靠信用(美元+美债)享受我们货真价实的商品。按道理来说,美国应该向金字塔下方的中国输出高科技,这样贸易才是可持续的,但是美国的科技优势逐步缩小,美国丧失安全感,开始拒绝中国的商品。
第二、扛大旗
美国作为百年全球霸主,影响力巨大,宣布关税政策后,多国虽然不满,但还是在寻求妥协:
1、印度提议降低对美国农产品(如杏仁、蔓越莓和波本威士忌)的进口关税,以改善与美国的贸易关系。
取消液化天然气(LNG)进口税:印度考虑取消对美国LNG的进口税,旨在增加从美国的能源进口,减少贸易顺差。
2、越南计划将美国LNG的关税从5%降至2%,汽车关税从45%-64%降至32%,乙醇关税从10%降至5%。此外,还计划削减对美国鸡腿、杏仁、苹果、樱桃和木制品的关税。
批准Starlink服务:越南政府表示将批准埃隆·马斯克的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在越南的运营,作为加强与美国科技合作的一部分。
3、欧盟考虑将对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从10%降至接近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2.5%关税水平,旨在避免与美国的贸易战并减少贸易紧张局势。
4、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表示,虽然不支持关税措施,但新西兰不会对美国的关税进行报复,以避免对本国消费者造成负面影响。
这个时候如果中国同样采取妥协,那么全球将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对抗美国贸易霸权的力量。
第三、利益最大化
中国对美国的“超预期冲击”早有准备,所以本次政策出台非常迅速、坚决,可以说是全面反击。
1、加征34%关税!
4月10日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2、商务部多项举措连发!
①商务部决定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②对进口医用CT球管进行产业竞争力调查。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③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决定对钐、钆、铽、镝、镱、铒、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④4月2日,美方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方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
3、暂停6家美企输华资质!
海关总署决定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我们需要明白:
特朗普是一定会打贸易战,关税是重要手段,不会放弃,且不达目的不罢休,让步没有用。
本次美国关税是针对全球所有贸易伙伴,没有例外,对我们统一战线有极大的价值。
美国当前制造业空虚,科技创新乏力、内部矛盾恶化,经济运行处于高利率+高通胀的双重压力下。
本次双方互相加关税后,一个不打算再买了,一个也不打算再卖了,算是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一次全面对抗。
本次关税战,会大幅度影响我们的出口,刺激国内消费成为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预计我们很快就会降低利率了。
最后谈一下美国为什么本次关税战中必输: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综合成本最低的国家,也是供应链最完整的国家,对中国不断加税,加到最后注定是美国供应商和消费者掏腰包,美国的通胀就不可能下来。通胀下不来,利率就下不来。
高利率背景下美元保持强势,不利于美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销售。如果美国不能实现贸易顺差,制造业就不可能回流美国。
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中贸易逆差的美国到底是占便宜了还是吃亏了?
美国要维持自己的经济霸权就必须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使得美元成为全球货币。
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意味着需要有足够的美元供给。美元流向世界主要是通过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实现的,因此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与美国向世界各国开放市场、接受逆差可以说是同一枚货币的两面。
现在特朗普要加关税,阻止国际贸易,那自然使用美元的需求就减少了。如果美国变顺差了,外部的美元就会流回美国,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注定瓦解。
从经济学规律上说,美国现在持有利润最丰厚的高科技行业,在低端产业和辛苦的制造业上面则主要依赖中国,现在美国想360行业,行行做老大,把全部的活都自己干,那么就不需要国际贸易了,美元就没价值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土崩瓦解。
作为全球经济结构金字塔顶端的美国要实现贸易平衡+经济霸主,在享受较低结构国家上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必须有能力持续向下提供独一无二的高科技产品来获取暴利。
所以一切的问题又回到了:美国有能力保持对全球其他国家绝对的科技断代领先吗?愿意出口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吗?
如果不能,不愿意,那就从金字塔最顶端滚下来!
下周一开盘我股价又是暴跌,我的操作如下建议如下:
大家这两天可以去开户+找钱了
感谢特朗普给我们投资的机会。
美股考虑,纳斯达克100指数,长期美债
中国资产考虑中概互联、中国长期国债、红利和央企四个方向。
别的不多说了,祝福大家好运。
对了,慢建仓,不要急着一把打光。
但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我不会买进美股和美债,我将集中火力去买中概互联、港股央企红利和中证A50。之前跟着我买指数基金组合的朋友,我这里也建议,不要加仓全球挖掘机,也不用减仓,静观其变,把有限的资金放在指数基金自由之路上面,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