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代静然
“太开心了,我在顺义区举办的女性专场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个‘妈妈岗’工作,当一名缝纫工,每个月能有5000元到7000元的薪资。”今年46岁的王姐,即将入职林斯特龙(北京)洗涤服务有限公司。她的顺利入职离不开2025年北京市“春风行动”的助力。
据介绍,北京市2025年“春风行动”成效显著。在55天时间里,发布岗位14万个,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55场,直播带岗覆盖100多万人次,服务企业5500余家次。
今年元宵节过后,大批劳动者回归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也迎来了热闹景象。
刚下车又“上车”,火车站乘上就业“直通车”。2月28日,北京市在北京西站举办“来京就业直通车”专场招聘会,近百家企业提供岗位3000余个,助力来京务工人员实现“出站即求职”。
“妈妈岗”今年备受关注和青睐。3月7日,“助力‘她’就业·女性专场招聘会”在北京市多个区同步举办。三八妇女节期间,北京市各级人社部门为女性朋友送上专属就业服务,共组织开展针对女性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20余场,参加活动企业达480余家,共提供岗位近1.5万个。
专项活动期间,北京市各区人社部门还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针对不同求职群体组织专场招聘活动,搭建起多元化就业服务平台。大兴区举办“冲刺开门红 聚力保民生”大型现场招聘会,设置9个求职专区,构建“现场+网络+直播”三位一体招聘平台;石景山区在北方工业大学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74家企事业单位和10余所高校毕业生参加;房山区举办春暖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现场特设家政春节用工招聘专区,为求职者提供陪同式面试等服务。
在公共就业服务创新方面,北京市正构建起“摸查需求-归集岗位-劳务协作-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公共就业服务地图,实现智能化便民服务,“云端招聘”直播带岗、“就业服务进社区”等创新举措,让就业服务触手可及。
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西城区将重点单位纳入“业美就在西城”人力资源服务团范围,并建立“助企服务联络员”队伍进行走访调研;丰台区则建立全市首个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基地,探索构建“1+6”场景式公共就业服务生态综合体;门头沟区依托“就业帮帮团”就业服务品牌,为企业及求职者提供精细化、全方位、多维度的直播服务。
北京深化京津冀劳务协作机制,与津冀两地联合举办第十三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北京组织25家重点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岗位611个。
“春风行动”活动期间,北京市将所有登记失业人员、16~24岁青年群体纳入服务对象,全面甄别就业意愿、服务需求和就业条件,分类开展就业服务,重点群体帮扶见成效。
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大公共招聘活动组织频次,因地制宜建设基层就业服务站点,不断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让求职者方便快捷找到岗位信息,助力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