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清晨,湖北兴山县古夫镇麦仓村张家湾晨雾未散,山间桃花初绽的淡香混着泥土的芬芳在春风里浮动,唐光涛的猪场里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
唐光涛和妻子将配好的猪食搬进猪舍,顺手按下墙上的按钮,头顶的自动投喂系统立即响应,饲料顺着管道“哗啦啦”地落进食槽。100多头仔猪闻声而动,埋头猛吃,春日暖阳透过窗棂将光斑洒在猪舍,猪食渣子随着咀嚼节奏有规律地上下飞舞。“这帮家伙,都是干饭王!”唐光涛笑着拍了拍身边那只正“埋头干饭”的猪背。
在另一栋猪舍里,刚满月的20多头小乳猪躺在悬空的“育儿房”,裹着春日暖意睡得香甜,暖黄灯光映得它们浑身发亮。母猪则静静地侧趴在地面“单间”休息。
“您看,这猪长得油光水滑,吃的可都是纯粮食。”在客户预约需用粮食喂养的年猪区,唐光涛的妻子正举着手机,与荆州的客户视频对话,“我们每隔几天来投一些猪食就行了,有什么问题通过手机就知道了,十分方便”。
2020年,为照顾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刚上初中的女儿,麦仓村的能人唐光涛决定回乡发展,“当时猪肉行情好,就决定养猪”。当年5月,投资50多万元的标准化猪舍建成,半年净赚20万的“开门红”惊动了全村人。
第二年,唐光涛又增建一栋猪舍,引得周边村民羡慕不已。牟宗强、唐光强、蒋琼……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归来,如今都成了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
唐光涛站在去年新建的小洋楼前,蜿蜒的水上公路倒映着湛蓝天幕,400亩枇杷园里乳白色小花簇拥枝头,蜜蜂穿梭其间采撷春蜜,两栋独立的猪舍半隐在开着金黄色的油菜花丛中。
“这些日子正忙着疏花疏果呢!”唐光涛轻抚枇杷枝头,新叶的嫩绿与老叶的墨绿在春风中交织。果园边缘,数根粗管从猪舍延伸而来,“这是我们‘猪—沼—果’生态链,猪粪处理后直接滋养果园,比春雨还养地”。
2020年,村里引进小水果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建起近300亩的枇杷产业园,唐光涛牵头建起“猪—沼—果”生态链。“如今,全村种植枇杷1000多亩,每年生猪产值也达到3000多万元。”麦仓村党支部书记张英虎说。
当初,唐光涛和妻子养猪不到一年,村里人跑来看稀奇。“老唐家的猪会自己‘点餐’,喂了几百头猪,两口子还有时间出门玩。”如今,周边大户全都建成了半自动化的养殖系统。
正闲聊着,唐光强踏着沾满草香的春泥走进枇杷园找唐光涛。“今年要上啥高科技早点给我们说啊!”
“我们准备在家里改造一个中控室,安装大屏,我爱人坐在家里就能指挥,再在猪场安装带红外线的监测仪,通过测量猪的体温就可以知道有没有生病。”唐光涛说。
翻开唐光涛桌上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客户订单:“荆州张老板定了两头猪,过几天来拉;县城张老板定了三头,要送亲友……”窗外,枇杷花在春风中轻轻点头,仿佛在应和着新一年的好光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柳 洁 董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