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

2025年首期神经阻滞临床常规技术

规范化培训班在上海举办

2025

神经阻滞培训班


2025年3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联合主办,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首期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神经阻滞临床常规技术规范化培训班”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班汇聚全国来自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20名麻醉医师学员,以“技术标准化、应用安全化”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理论授课与实操考核,全面提升麻醉医师神经阻滞技术理念与操作技能,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度重点项目,本次培训得到中国医师协会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高度关注。开幕式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教授对各位专家和学员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本次神经阻滞临床常规技术规范化培训班顺利开办表示热烈祝贺。中国医师协会继续医学教育部主任王振华先生在致辞中指出:“神经阻滞技术是围手术期医学的核心支撑,其规范化推广是提升基层医疗能力、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举措。”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袁红斌教授代表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缪长虹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培训不仅是技术普及,更是行业标准的深化落地,将为全国麻醉医师提供可复制的神经阻滞技术‘中国方案’。”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作为承办单位,凭借其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承担本次培训班的大部分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示教学工作。崔德荣教授主持设计培训班教学大纲并领衔编写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神经阻滞技术规范化培训教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标准图谱》。王爱忠教授提出的“序贯四步法目标神经辨认”技术被列为标准化操作流程,为学员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技术框架。

培训班聚焦“精准、安全、高效”三大维度,围绕上肢、下肢、胸腹壁、脊柱、颈部、头面部六大板块,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重庆、山东、河北、安徽等地20余名神经阻滞领域著名专家,系统讲授62支外周神经/神经丛阻滞技术,并针对临床痛点增设创新课程: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结合通过多模式镇痛缩短患者康复周期,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颈源性疼痛的神经阻滞技术优化治疗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微创解决方案,减少药物依赖;髋膝关节手术神经阻滞技术创新助力老年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实操考核环节中,学员在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科研综合楼完成十组高强度分组考核,来自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军军医大学系统十余家附属医院的神经阻滞领域高水平专家担任现场督导,确保本次培训班的教学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

崔德荣 教授 主持开幕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

王爱忠 教授 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马昕 教授 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会长 袁红斌 教授 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继续医学教育部主任 王振华 先生 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严佳 教授 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王爱忠 教授 授课

《序贯四步法在超声确认目标神经中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梅伟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躯干部位区域阻滞标准切面解读及操作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崔德荣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创新与探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许莉 教授 授课

《区域阻滞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万坤 教授 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吴镜湘教授 授课

《椎旁神经阻滞与胸科麻醉加速康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俊 教授 授课

《髋膝关节手术多模式镇痛进展》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陈永权 教授 授课

《PENG阻滞:这几年我们学到了什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余琼 教授 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杜冬萍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下颈源性疼痛的优化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黄丽娜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避免膈神经阻滞的技术优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唐朝亮 教授 授课

《输液港操作精讲:超声定位与临床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田婕 教授 主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冯霞 教授 授课

《胸椎超声解剖与微创介入治疗》


北京医院 华震 教授 授课

《超声在困难腰椎椎管内穿刺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许涛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下平卧位髂腰肌间隙阻滞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毛燕飞 教授 主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张鸿飞 教授 授课

《可视化精准麻醉能否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范坤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间隙、竖脊肌、椎板、脊神经后支、腰丛、椎管、骶管、阻滞技术》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王嘉锋 教授 主持


北京医院 苗永盛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肌间沟、腋路、锁骨上、锁骨下臂丛、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肋间臂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阻滞技术》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莉 教授 授课

《围术期超声助力麻醉可视化发展》


烟台毓璜顶医院 马加海 教授 授课

《床旁即时超声围术期应用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徐永明 教授 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姚军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骶丛、坐骨神经、股神经、收肌管、髂筋膜间隙、PENG、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膝关节周围神经、臀中、臀上皮神经阻滞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周申元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前锯肌平面、肋间神经前皮支、胸肌、腹横肌、腹直肌鞘、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腰方肌阻滞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浦少锋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头面部神经阻滞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朱敏敏 教授 主持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陈巍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上肢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示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陈勇柱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示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周申元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胸腹壁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示范》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何星颖 教授 主持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喻文立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疼痛治疗技术操作示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范坤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脊柱部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示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吴军珍 教授 授课

《超声引导头、颈、面部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示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崔德荣 教授 考核主持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傅海龙 教授 考核主持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李振杰 教授 考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严俊 教授 考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张晖 教授 考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周加倩 教授 考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张怡 教授 考核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马宇 教授 考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於章杰 教授 考核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俊杰 教授 考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孙敏莉 教授 考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夏琴 教授 考核



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 崔德荣教授、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麻醉科副主任 傅海龙教授为学员颁发培训班结业证书


培训班教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标准图谱》

本次培训班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帮助麻醉医师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因技术不规范导致的并发症。神经阻滞技术是围手术期医学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其应用范围从术中麻醉扩展到术后疼痛管理及快速康复。培训班的开展契合了麻醉学科从“术中保障”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转型的趋势,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当前国内神经阻滞技术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层医师技能不足等问题。培训班通过集中教学与考核,为全国麻醉医师提供了统一的学习平台,尤其惠及基层医疗单位。培训邀请来自全国多地的知名专家,结合多学科视角,推动学术资源共享与技术创新。此外,培训内容涉及麻醉与疼痛治疗、老年麻醉等交叉领域,强化了麻醉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不断推进,麻醉学科在舒适化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培训班通过提升麻醉医师技能,推动无痛诊疗技术普及,直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 供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