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心理师 今天要聊的是关于《盲视实验》 了解自我,洞察人性的本质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眼睛看到的,可能并不是真实的?

你有没有怀疑过,你的大脑可能在“欺骗”你?

如果我说,有些人虽然看不见,却能“看见”,你会相信吗?

揭开一个心理学上令人震撼的实验——盲视实验,颠覆你对“看见”的认知。


1

盲视实验:大脑的“秘密通道”

盲视实验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经典研究,它揭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某些因脑损伤而失明的人,尽管他们无法“看见”物体,却能够准确地避开障碍物,甚至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位置。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故事案例

张大爷是一位退休工人,几年前因中风导致视觉皮层受损,医生宣布他失明了。然而,奇怪的是,张大爷在家里行走时,总能避开家具,甚至能准确地找到桌上的茶杯。家人起初以为这只是巧合,直到有一天,张大爷在院子里“看见”了一只猫,并准确地指出了猫的位置。家人这才意识到,张大爷的“失明”背后,隐藏着某种神秘的能力。


2

大脑的“隐藏地图”

盲视现象的背后,是大脑的“隐藏地图”。虽然视觉皮层受损,但视觉信息仍然通过其他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的其他区域。这些区域虽然没有“看见”的能力,却能够处理视觉信息,并指导行为。这就像是一条秘密通道,绕过了“主路”,却依然能够到达目的地。

3

感知的局限性

我们通常认为,看见就是真实的,但盲视现象告诉我们,感知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欺骗性”的。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看到的,真的是我们看到的吗?

看见,不只是眼睛的事,更是大脑的事。我们的感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神秘。


参考文献

1. Weiskrantz, L. (1986). Blindsight: A case study and im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Cowey, A., & Stoerig, P. (1991). The neurobiology of blindsight.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14(4), 140-145.

3. 张明, & 李华. (2023). 盲视现象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心理学报, 55(3), 456-468.

如果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启发,希望您能点亮下方【小红心♥️】谢谢您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叫:达顿与阿伦的吊桥实验(这个实验颠覆了我们对情感的认知,更让我们重新审视“爱情”的本质。)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叫:裂脑实验(明明知道某件事不该做,却还是忍不住做了?其实,这很可能不是你的错,而是你的大脑在“内斗”。)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叫:罗伯斯山洞实验(你是否曾想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化解?)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叫:科尔伯特道德两难实验(一个5岁女孩命悬一线——救她意味着倾家荡产;放弃余生将被良心拷问。是你,怎么选?)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叫: 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可能只隔着六个人的距离?)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叫:框架效应实验(怎么说话才能让别人无法拒绝你?)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叫:识别情绪实验(教你微表情识别,只需0.2秒,你的表情就能让陌生人看穿,你相信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