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几个95后小朋友吃饭,听他们讨论"35岁失业危机",我差点把枸杞水喷出来。现在的年轻人啊,还在用学生思维玩人生这个开放世界游戏——以为按攻略打怪就能爆神装,结果发现BOSS掉落的都是拼多多优惠券。
这让我想起去年某985硕士送外卖的新闻。评论区都在喊"读书无用论",却没人注意到他简历里空白的实习经历。现在职场早就不玩"学历兑换券"那套了,清北毕业证也就值个面试入场券。我认识个二本毕业的95后,大三就开始混行业论坛,毕业时手握三个大厂offer,现在带的下属全是研究生。
重点来了:文凭就像信用卡额度,刷爆了是要还的。我见过太多人把学历当免死金牌,结果上班第一年就把自己玩成公司吉祥物。记住,职场这个修罗场,拼的是综合战斗力。
说到婚姻,我有个朋友婚前天天晒烛光晚餐,婚后朋友圈变成《人类消化系统观察日记》。上次聚会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相册,最新一张是老婆凌晨三点发给他的马桶堵塞现场照片,配文"你买的打折卷纸惹的祸"。
民政局最新数据显示,离婚冷静期实施后,复婚率比离婚率涨得还快。这说明什么?当代人离婚时很冲动,复婚时更冲动。就像玩密室逃脱,出去才发现钱包还在寄存处。
婚姻本质是有限责任公司,爱情是注册资本,过日子是实际出资。我认识对夫妻开火锅店维持感情,说吵架时至少能统一阵线骂顾客。你看,聪明的夫妻都懂得把内部矛盾转化成外部矛盾。
育儿这个话题更有意思。我表姐女儿刚考上重点高中,她转头就报了心理咨询师课程。问原因,她说:"现在当家长得持证上岗,不然容易被孩子PUA。"前几天还看她研究《青少年社会学》,比当年考研还认真。
最近某教育机构推出"代写暑假作业"服务被举报,家长们的反应特别魔幻现实主义——有人骂无良商家,有人悄悄要联系方式。这充分证明当代父母的矛盾心态:既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又怕孩子猝死在跑道。
养孩子就像玩经营类游戏,你以为在培养SSR卡,其实系统天天给你发补丁包。我认识个家长给孩子报班花了套首付钱,最后孩子靠B站自学考上名校。现在这位仁兄见人就安利"白嫖式教育"。
上个月参加前领导退休欢送会,老头拉着我说悄悄话:"现在终于明白,上班时觉得退休是通关,退休后发现是删号重练。"他退休半年胖了二十斤,因为突然发现除了开会没别的社交活动。
某养老院最新广告词特别扎心:"在这里,你的子女会显得更孝顺。"我调研过他们的高端套餐,包含"假装家属来电"服务,每分钟收费比色情电话还贵。这说明什么?当代孝心已经进入元宇宙阶段。
所谓养老规划,本质是和时间赛跑的行为艺术。我认识个程序员35岁就开始考察养老院,现在转型做适老化改造咨询,客户全是同龄人。看,危机意识才是最好的职业导师。
生活这个开放世界游戏,根本不存在完美攻略。你以为在玩《模拟人生》,其实打开的是《黑暗之魂》。那些年轻时坚信的"真理",迟早都会变成"仅供参考"。
但别急着绝望,所有成长都从幻灭开始。就像我那个送外卖的硕士读者,最近转型做职场博主,专门教人避开学历陷阱,粉丝比原来HR还多。
记住,成年人的通关秘籍就十二个字:看清规则,放下幻想,准备战斗。现在,把你手里的枸杞水放下,该去升级打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