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原本宣称上任百天内访华的特朗普,因未获邀请,现正与沙特商议5月中旬的访问。此前他一系列访华相关表态,如今随着中方“已读不回”陷入僵局,而此刻特朗普试图与中国做笔交易。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初期,信誓旦旦设定诸多目标,百日访华便是其中之一。彼时,中方基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表态愿与美国新政府保持沟通,推动双边关系进步。可时过境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举措不断升级。特朗普不仅接连对华加征关税,妄图在贸易领域打压中国;还在台湾、南海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频繁挑衅,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美防长首次亚太之行,与日本、菲律宾暗通款曲,将中国称作“威胁”,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特朗普政府当下正面临严峻经济困境。美股暴跌、通胀高企、制造业回流受阻等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对其经济政策的质疑声浪日益高涨。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高额关税政策,本想通过贸易战手段赢得大国竞争,可现实却事与愿违。美国消费者直观感受到物价大幅上涨,超市货架商品减少、价格飙升,严重影响民众生活与消费信心。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农产品出口因关税问题遭遇重创,能源行业也因稀土供应链中断陷入困境,诸多领域对华供应甚至降为零,足以彰显中方抵制决心,也让美国经济承受巨大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在此情形下,特朗普试图通过与中国做交易来缓解国内经济困境。他主动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减免对华关税,条件是“达成与TikTok相关的协议”。但这一交易提议,本质上仍是美国惯用的“极限施压”策略延续。一方面想用关税减免作为诱饵,另一方面又以TikTok等问题作为筹码,试图在谈判中获取最大利益。然而,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始终坚守原则底线,不会因外部压力轻易妥协。中方强调立场以及美国需要做出的改变,明确表示只要美国满足合理要求,对话与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从近期中方表态语气变化便能看出对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转变。特朗普初次表达访华想法时,中方态度相对开放欢迎;但随着美国一系列错误行径,当再次回应中美元首会晤消息时,中方仅表示“没有可以发布的信息”,这种转变清晰表明中方对特朗普政府的失望。

特朗普计划于5月中旬访问沙特,这一行动背后也有多重考量。沙特一直是美国重点拉拢对象,特朗普第一任期便打破惯例首访沙特,此次选择沙特,一方面是对沙特的安抚;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后,沙特等中东国家与中国走近,特朗普试图借此行改变这一趋势,在中东地区重新稳固美国影响力,也有对中国“变相挑衅”意味,毕竟中东已成为中美博弈重要舞台。



特朗普(资料图)

总体而言,特朗普想与中国做交易缓解国内经济困局,可其秉持的“极限施压”谈判方式触碰中方红线,难以实现目标。中美关系健康发展需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基础之上,美国若想重启对话,必须摒弃错误态度,以诚意和实际行动改善双边关系。否则,所谓交易提议只能是一厢情愿,中美关系也将持续在波折中前行。未来,国际社会将持续关注中美关系走向,以及特朗普政府后续在外交、经济政策上的调整与转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