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思艺的到来只是为了悲剧的发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引发剧情冲突,促进人物感情变化。
假如没有思艺的到来,花街的孩子不会那么早的知道愁的滋味。思艺妈妈也不会一次次的把自己惹下的烂摊子丢给马奶奶处理。思艺不会为了还钱去打工,望和不会为了帮助思艺偷油被捉,从而认识到父亲并非一直像现在这么懦弱。
华子也不会想着挣钱帮助思艺,从而被骗,到最后望和出手,打伤庞大海赔钱10万,在这一次次剧情冲突中,花街孩子们更是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华子和望和对于马奶奶去世的懊悔,可以说望和的快速成长是用马奶奶和思维两条人命促成的。
但是二刷在看见马奶奶给小思艺说家族史的时候,我突然想到,马思艺的人生不该像她开始设定的那样,一直留在花街。
如果说夏风华是运河的拟人化,华子的命运随着运河的起伏而变化,运河兴盛的时候华子的童年开心幸福,运河开始落寞的时候华子因成绩差开始感觉被同伴抛弃,创业生病,和运河节奏一样是在寻找生存的机会,有机遇有困难,直到运河申遗成功,华子病好结婚。
马思艺莫名来到花街,又突然的消失,仿佛就像百年前小波罗突然出现了夏、邵、周、陈几家人的生活中,又生病去世,船也沉了,这段历史被掩盖。这么说马思艺是不是代表着百年前的祖上那一条线呢。
这样一说马思艺高考交白卷和出走花街都是很好理解的,开始的时候梦想是考上洪淮师范。毕业后回家做老师方便照顾奶奶,这是马奶奶还在世的梦想。如果马奶奶不在了,也许在马思艺心里。寻找爷爷的爷爷的哥哥,寻找家族历史,完成爷爷奶奶没有完成的任务是她以后的目标。
所以离开花街后,思艺一边卖艺挣钱,一边调查自己的家族史,一路打听,这也在剧情中有反馈,陈睿他们去寻找线索的时就听到了马思艺的歌,直到马思艺来过这里。后期也证明了,马思艺还去到了意大利,找到了高祖父家的历史。
也是因为马思艺的原因,陈睿放弃了更好的学校,到马思艺原本想报考的学校,学习了考古专业。顶着沉船没有价值不做研究的压力,到处寻找资料,为此还和望子成龙的妈妈翻了脸。功夫不负有心人,陈睿也终于查清楚了这段历史的真相,知道几个家族的渊源。
在原著中,作者也是百年前小波罗在运河上的所见所闻为一条线,百年之后后人在机缘巧合下相聚为另一条线,最后两条线的合并,升华了全文的主题,让我们感受到了命运的奇妙和历史的延续性。
如果剧情只有运河儿女们的北上奋斗史,少了几家人对祖上历史的追寻,少了后人的相聚,那么这个剧情只是一个典型的流量剧套路,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运河献礼片,那么围绕马思艺寻根的剧情就是对历史的传承、对运河的赞美。
一条河,一百年,几代人,是民族的衰弱到兴盛,是运河边上人们的聚散离合,是传承也是新生。这才是马思艺的到来改变我们一生更深层最伟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