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中国新闻网发布稿件

《云南将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3年培训超300万人次》

报道云南省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就业创业

制定系列措施及计划

报道全文如下

中新网昆明4月3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从3日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作为劳动力资源大省,将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用3年时间培训30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150万人次以上。


3月1日,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村民在田间忙碌施肥。中新网记者 刘冉阳 摄

发布会上介绍,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载体、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保障。2024年,云南省112个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3%;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的县(市)有4个,比“十三五”末增加3个;超过200亿元的县(市)有31个,比“十三五”末增加11个。

近日,云南省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和《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分类分级指导和赋能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旨在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结合县(市)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比较优势等,将112个县(市)分为了农业县、工业县、文旅县和口岸县4个类别。在分类基础上,结合各类县(市)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等特点,进一步明确有关县(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就业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并从相关政策资金、项目、试点、人才等方面各有侧重给予支持。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县域内就业850.27万人、同比增长1.41%。针对《意见》提出的“促进就业创业扩容提质”,云南将着力发展县域经济促就业,着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发布会上指出,云南将建好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就业供需对接、数字赋能;深入实施“创业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创业街区、社区、村落,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全面推广“云岭创业贷”,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企业最高可申请5000万元的专项贷款,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完)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云南这样干

《关于推动新时代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按照因地制宜、产业支撑

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强县富民的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富民为目的

从5个方面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路径

提出了27条工作措施

主要内容如下

聚焦特色优势做强产业。区分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旅名县和口岸强县4个类别分别明确各类县(市)的发展方向、路径。其中,支持以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支持以工业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加快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以文旅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创新旅游业态、宣传推广品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支持以口岸经济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发展落地加工产业、提升通关效能、增强市场活力。

促进就业创业扩容提质。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就业容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就业结构;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重点群体返乡就业创业,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统筹硬件软件补齐短板。支持县(市)园区、物流等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升级和燃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提级升档;优化县城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供给;依托现有自然山水脉络,塑造县城特色风貌,提升县城品质。

推进城乡融合深入发展。以县城为枢纽、乡镇为节点、辐射带动乡村,以县域为整体一体化构建城乡空间体系、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配置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治理水平。

协同改革开放增强动力。持续深化财政、土地、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强化产业、招商引资、人力资源等领域县域间和对外交流合作。

《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

分类分级指导和赋能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如下

《方案》结合县(市)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比较优势等,将112个县(市)分为了农业县、工业县、文旅县和口岸县4个类别。其中,宾川、勐海、澜沧等34个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气候适宜、特色农业优势突出的县,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安宁、楚雄、砚山等38个有资源支撑、工业基础较好、环境承载力强的县(市),以工业为主攻方向;大理、景洪、腾冲等28个山水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文旅资源丰富的县(市),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攻方向;瑞丽、勐腊、河口等12个区位优势明显、布局有口岸或重点通道、具有较好的对外交往基础,边境贸易活跃的边境县(市),以口岸经济为主攻方向。

在分类基础上,结合各类县(市)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等特点,进一步明确有关县(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就业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并从相关政策资金、项目、试点、人才等方面各有侧重给予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云南发布、云南新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