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统筹全环境立德树人和“教联体”建设,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本台从昨天起推出《教联体建设 山东在行动》专栏。研学实践是学校教育与校外资源有效衔接、融合的有效方式,连日来,山东各地充分用好社会大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知识。
在菏泽,巨野县开展牡丹题材瓷器木雕展研学活动,学生们详细了解每件展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瓷器的烧制工艺到木雕的雕刻技巧,从牡丹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到其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演变,使学生们大开眼界。
学生 高秀敏:以前只是在课本上了解过牡丹工艺品,这次看到这么多精美的牡丹瓷器和木雕,真的太震撼了!我不仅看到了牡丹的美,还了解到背后的文化内涵,收获很大,我也对传统工艺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淄博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学生走进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五天四夜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书香雅致的智能化图书馆、设备齐全的实训室、菜品丰富的食堂、干净整洁的宿舍,都让中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和浓厚文化氛围。
淄博外国语实验学校带队老师 刘晓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动手实践的环节。学生们不仅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还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枣庄,薛城区档案馆开展“触摸历史脉搏 传承文明薪火”主题研学活动,600多张历史图片、200多件档案实物,串联起薛城发展的历史脉络。研学团成员沉浸其中,感悟家乡的悠久历史、璀璨人文和发展成就。
枣庄市薛城区龙潭实验学生 王佳音: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档案的知识,我今天非常高兴,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
枣庄市薛城区档案馆馆长 李海流:让更多人走进档案,了解历史,传承文明,让尘封的档案“走出库房”,在新时代焕发新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