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烟火气遇上新潮设计,历史记忆碰撞市井生活……被列入今年南京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计划的南湖记忆三期已基本完工,即将焕新登场。
南湖记忆三期在一期二期基础上向东延伸,围绕南湖东路、文体路交接处展开。以原南湖一中为核心,向东延伸至云河北路,覆盖原南湖一中、熙乐汇广场、南湖体育场东南角休闲广场、南湖东路26号及27号等区域。项目将延续复古美学,融入创新业态,打造集文化、艺术、生活于一体的沉浸式街区。
沿着南湖东路一路往东走,“南南”“湖湖”两个卡通象跃入眼帘。他们身穿20世纪80年代小学生的经典校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一下就唤起了不少人的童年回忆。这栋建筑外立面整体呈墨绿色,搭配奶白色“南湖记忆”四个字,显得清新可爱。
更新前
更新后 三期延续了一期、二期的怀旧风格,以红砖、水泥、“南湖绿”等视觉元素,重塑街巷界面,强化南湖记忆主题。“此次更新共涉及20多家商业及店铺的门头改造,依旧延续了80年代摩登怀旧风潮,还融入了更多新元素、新体验。”建邺城建集团负责人介绍。
老校舍变身“光阴里”,探寻时代记忆。南湖记忆三期侧重于风貌提升与片区生活方式融合,基于原南湖一中校区逐步释放,整合周边主要节点,打造文旅+非遗体验+生活服务的老城生活中心。
在南湖东路与文体路的交叉口,能看见原南湖一中已“改头换面”,红砖+复古绿外墙搭配花格窗显得美观质朴,散发着浓浓的复古风情。经历更新后,这里已更名为“光阴里”,原先街边的小卖部、客厅、理发店都将搬入内部的南湖记忆生活博物馆。
更新前
更新后 “以前市民只能隔着玻璃看那些老物件,等这里开放了,大家都可以进来拍照打卡,沉浸式感受80年代的生活,”项目设计师说,“为了更好地延续‘南湖记忆’主题,光阴里在建筑立面风格上选择了仿红砖、水洗石,去复刻、再现20世纪80年代的特色风貌。”
“我们将原南湖一中的部分沿街空间建设成文化主题的商业街区和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创业空间。以原科技楼1—2层为空间载体,打造集餐饮、零售、文化体验、教育培训、生活服务、艺术展演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为老城区注入新消费场景和体验,向老居民提供更多新社区服务内容。”运营负责人介绍。
在南湖体育场东南方向,三期北侧入口的平台改造也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后将规划为市民休闲广场。平台通过更新休憩设施、围栏主题化设计等提升改造,满足居民休闲、社交等生活需求。
三期将围绕南湖记忆、非遗和生活服务等,通过校企合作、文化和非遗传承导入,打造南湖记忆的沉浸体验场景、非遗的活化传承体验和复古新潮的文化生活场景,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休闲生活体验。
从1997年南湖东路建成,到2021年一期开街唤醒集体记忆、2023年二期火热“出圈”,再到今年三期即将全面开放,“南湖记忆”业已让居住区蜕变成城市新地标,将南湖片区升级为产业、商业、生活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片区。
20世纪80年代的“回忆杀”、市井长巷里的“烟火气”、霓虹灯下的“夜生活”、街角转向处的“小确幸”……如今的南湖东路已经变身为复古又潮流的特色街巷,充满了80、90年代文化氛围和南京城市记忆,大量市民来到这里打卡、拍照,拓展出更有品质、更具魅力、更加温暖的生活街区。
通讯员有 宁建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霞
图片来自南京市建委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