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轰炸伊朗”的信息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特朗普称伊朗应该在两个月之内与美国达成新的核谈协议,否则将轰炸伊朗。



美国向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部署B-2战略轰炸机,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即将部署到中东,形成双航母打击群威慑, 以色列称准备好了二战后对伊朗最大规模的袭击。

伊朗的回应不是谈判,而是竖起导弹发射架。局势究竟如何发展?以下为事件核心信息,时间性及各方动态:

威胁与军事部署

特朗普强硬表态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以色列高层消息称,美以两国正计划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特朗普已向伊朗发出“两个月最后通牒”,要求其接受新的核协议,否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轰炸”。

美军将在中东部署双航母打击群威慑伊朗,并向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增派B-2隐形轰炸机,B-2可携带G-BU57钻地弹打击伊朗地下核设施。

此外,在经济方面,特朗普威胁对伊朗商品征收“二级关税”,叠加军事施压。施压全球海运要道港口,全面封锁伊朗石油出口的计划也在推进。

以色列的配合角色



支持以色列的特朗普重回白宫,以色列认为当前是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最佳时机”,并透露美以已就行动目标达成共识。以方军事基地进入战备状态,限制人员离境。

但是以色列真的有能力有胆量配合美国直接攻击轰炸伊朗吗?2020年1月定点清除苏莱曼尼,以色列最后一刻掉了链子。这一次如果真的动手,美国仍然有可能独自下场。伊朗的导弹勾不到美国,但是可以完全覆盖以色列。

伊朗的回应与准备

军事反制警告



伊朗官方明确拒绝直接谈判,预算清楚,直接谈判没有任何用处,伊朗的回应是“导弹已装入发射器”,若遭袭将打击美英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包括美军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重申不寻求核武,但强调“军事选项”不可接受,意思是如果美伊发生战争,伊朗受到攻击,那就会破坏伊朗不寻求核武的立场。

美国对此也是投鼠忌器,伊朗拒绝直接谈判,美国就一直在通过第三方与伊朗展开谈判。很明显谈判进展不大,所以美国片面强调军事威慑,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称伊朗将遭到前所未有的轰炸。

美国对伊朗仍然是胡萝卜加大棒的老套路,只是胡萝卜不像以前甜了,大棒也没有以前的威力了,老套路还能够应付新形势吗?

外交与舆论对抗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伊朗在联合国层面致信安理会,严正警告任何军事冒险将招致“迅速且果断”的反击,并联合俄罗斯等国家谴责美以轰炸伊朗的意图。

伊朗显然在通过联合国站到外交和舆论的高地,美以会再一次绕开联合国对伊朗展开军事行动吗?美国不得不考虑联合国各成员国,尤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反应,俄罗斯已经明确地表明了立场,这是美国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

国际反应与潜在风险

地区冲突外溢风险

俄罗斯副外长警告,攻击伊朗核设施将引发“灾难性后果”,可能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冲击全球28%的原油运输。伊朗的盟友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也可能扩大对美以目标的袭击。

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国际原油价格必然飙升,高盛和英国媒体曾预测,原油价格可能从现在的72美元/桶飙升到115美元/桶。

问题是特朗普强调美国石油的利益,如果原油价格暴涨,其实正中美国下怀。也许正因如此,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石油资本真的要和伊朗“打一场真正的战争”,现在特朗普,已经把自己没有在任内发动战争的总统标签儿抛到了九霄云外。

经济与政治连锁反应

专家分析,如果美伊冲突爆发,推高国际油价至115美元/桶,将加剧全球通胀,并可能触发美国国内对军事干预的舆论反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被指迎合国内强硬派选民,但实际动武将面临高昂政治成本。

但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显然不在乎政治成本有多大,他在乎的是利益,当媒体问特朗普美国是否会面临滞胀的问题?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特朗普,竟然回答说他很久没有听到滞涨这个词了。这可以理解为特朗普根本就不在乎美国经济是否会面临滞胀。只要全世界都买美国的石油,经济滞涨就滞涨吧。

局势研判与可能性分析

战争边缘政策的意图

专家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威胁更多是“以打促谈”的施压手段,旨在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而非真正寻求全面战争。美军大规模集结虽具威慑性,但直接开战可能重蹈伊拉克战争覆辙。



但是特朗普如果玩过火了,军事冲突将不可避免。就像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所说,如果美伊发生战争,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灾难性的后果”从俄罗斯外交部长口中说出来,可见后果有多严重。

外交斡旋能阻止美伊冲突吗?

因此,各方仍在努力斡旋。伊朗透露正在通过阿曼等第三方与美进行间接谈判,若进展顺利可能转入直接对话。

联合国及多国也在呼吁通过外交途径降温。但是如果外交斡旋无效呢?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历史背景与深层矛盾

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伊结构性矛盾持续激化,核心分歧包括制裁解除范围、核活动限制及地区代理人问题。

特朗普第二任期延续“极限施压”策略,而伊朗在制裁下加速核技术突破,浓缩铀丰度已达60%,逼近武器级门槛。

有媒体报道,如果伊朗愿意,将可能会在两周一个月的时间内拥有核武。这显然不是美以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现在美国对伊朗的威慑,反而可能会逼迫伊朗改变核立场。

当初,是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现在,又是特朗普想单方面逼迫伊朗达成新的核协议。

今时不同往日,2025年的国际环境早已不允许美国像2018年那样横行霸道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和特朗普的很多政策都是相互矛盾的,很多政策既不可行,还可能是回旋镖打到自己身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