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罗斯养老金制度改革逐步实施,从2026年起,越来越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俄罗斯人,可能无法按时领取养老金。而是要推迟五年,领取金额更低的“社会养老金”。



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俄罗斯的养老金积分制度。按照最新规定,想要领取退休金,除了达到法定年龄(女性60岁,男性65岁),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至少15年缴纳养老金保险的工龄;
  2. 拥有至少30个养老金积分(ИПК)。

问题就出在这个“30个积分”上。



原来,从2002年到2013年,俄罗斯曾推行一项养老金制度改革:强制将部分养老金划入“积累账户”,也就是所谓的“个人养老储蓄账户”。这笔钱虽然名义上属于个人,但实际上是由国家统一管理,期间几乎没有收益。更糟糕的是,这笔钱并不计算进养老金积分,导致很多人积分不足。

受到影响的主要是1967年及以后出生的人。他们的养老金缴纳经历了那12年的“积累期”,等于说,那段时间缴的钱没换来积分。等到他们在2026年或以后退休时,就会被告知:“积分不够,暂时不能领退休金”。根据俄国家杜马议员德米特



里耶娃的估算,大约有3%到4%的人将因此被推迟五年才能领取退休金。而且这些人只能领取金额更低的“社会养老金”,这对本就生活困难的退休人群无疑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那些工资不高、工作年限不满30年、或者在90年代经历单位倒闭、资料遗失的人,更容易“卡在门外”。



方态度是“问题不大”。俄罗斯社会基金会表示:99%以上的人都已经有足够的积分,可以正常退休。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初,领取社会养老金的人数已超过8%,说明实际情况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专家指出,想“补积分”有两个办法:

  1. 掏钱买:一个积分要价6万多卢布,补满可能要几十万;
  2. 继续干活:多缴几年社保,攒够积分再退休。

但对于已经年近60岁的普通人来说,这两个办法都不现实。

这背后和战争有关吗?

表面上,这是养老金制度的技术问题,但深层看,与俄乌战争密切相关。



战争导致财政吃紧,国家优先保障军费和国防支出,削减社保资金成了无奈之举。推迟发养老金、减少覆盖人群,是变相“节省开支”的一种手段。

同时,鼓励老年人继续工作,也可以部分缓解劳动力短缺——这在长期战争状态下,是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选择。

一场改革,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一场战争,让很多原本可以安心养老的人,重新陷入生活的不确定。

对普通人来说,什么样的制度改革都好,但前提是不能让老年人买单。而在今天的俄罗斯,这一底线,似乎正在慢慢被突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