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百病的“特效保健酒”您听过吗?推销者称喝了这种酒,可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推销现场,就有不少老人掏钱购买。在越来越多的受害人报案后,这个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销售虚假保健品的犯罪团伙进入了公安部的视线。在公安部的指挥下,2022年7月起,湖北宜昌警方奔赴全国多地,将这个团伙的300多名涉案人员全部抓捕归案,该团伙诈骗推销的伎俩和话术也被一一揭开。这起虚假保健品案件中被骗的老人高达3万多人,涉案金额超10亿元。

(4月4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包治百病是话术,赠送礼物是诱饵。在银发时代,“老人的钱最好赚”终于变成了“老人的钱最好骗”。问题是,这样的骗子何以能行走江湖?何以能让老人们“心甘情愿被骗”,临走时还要说上一句“谢谢哈”?骗子又何以能把自行车改成轮椅,把轮椅改成担架?

手段之恶劣、金额之巨大、受害者之众多,都令人触目惊心。这不仅是对老年人财产安全的严重侵犯,更是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的极大破坏,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面对这起离奇而平常的案件,我们不禁要问:3万老人被骗10亿,谁跟着“包治百病”的保健酒喝醉了?

有一首电视剧的歌曲叫《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歌曲不仅唱出了帝王的“想多活几年”的霸气,何尝不是唱出了小百姓也想“长命百岁”的期盼?应该说,想健健康康、长命百岁是正常的诉求,只要是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秦始皇的童男童女寻找仙药,至今不也是杳无音信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又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不是骗子多高明,而是骗子不够用。“包治百病”,这一早已被科学证伪的概念,为何在这些骗子手中又能“阴魂不散”?可以说的是,正是一些老人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心理给骗子留下了“低劣骗局也能来钱”的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愈发强烈,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当这种渴望被不法分子利用时,他们往往容易失去理性,轻信那些毫无科学依据的“神奇疗效”。

除了老人本身的问题,恐怕社会治理也是“病了的”。所谓的“健康讲座”是不是需要规范?很多时候,骗子只需要租赁一个场地,聘请一些虚假专家,打扮成“仙风道骨”的模样,就可以信口开河了。而那些所谓的“专家推荐”“权威认证”等虚假宣传手段,更是让老人们深信不疑。骗局的场地租赁、健康讲座的举办是需要约束的。不能谁想讲谁就讲,应该建立审核备案机制。

社会监管的不足为骗子的行骗提供了可乘之机。在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和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果能够在早期对这些虚假保健品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或许就能避免如此多的老人上当受骗。

这起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此次涉事团伙已被全部抓捕归案,大快人心。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犯罪团伙的惩处,更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防止类似骗局再次发生。“老瓶装老酒”的骗局不能再继续欺骗人了。

3万老人被骗10亿,“包治百病”何以能“阴魂不散”?唯有强力的执法让骗子“魂飞魄散”,才能打碎“包治百病”骗局的酒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