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丰)记者近日从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获悉,贵州目前已累计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专项投资10.3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162个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吸纳3.22万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超过3.48亿元。
据介绍,贵州2025年以工代赈专项投资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并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重点支持劳务用工量大、技术门槛低、工程机械作业少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众,特别是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因灾需赈济人口、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等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同时,要求各地持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务工群众技能,将赈济模式由传统的搞建设、发报酬,延伸到提技能、增岗位、得分红,务工群众将通过参与劳动和技能培训实现“既拿报酬、又长技能”。聚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做到一钱多用、一举多得。以工代赈项目不仅充分吸纳带动群众务工和发放劳务报酬,还能有效改善项目地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条件。
2025年以工代赈专项投资将支持各地修建通村公路、生产便道、产业路等各类道路1535公里,开挖或铺设各类供排水管网743公里,修建小型漫水桥、蓄水池等489座,修建小型堤防、干渠299余公里。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