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们身心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兴趣、情感和价值观都在不断变化,有些孩子开始对读书失去兴趣,觉得阅读枯燥无味,并逐渐用手机、游戏等其他娱乐方式替代阅读。这一现象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扰,他们希望能够帮助孩子重拾读书的兴趣,但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背景。专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青少年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自闭、多动与抽动症及其他心理障碍丰富的个案经验。青少年成长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机网瘾、厌学、恋爱问题、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为(长程陪伴有丰富的经验)、青春期问题、考前焦虑(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障碍。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需要理解这段时期他们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追求独立,对家庭的依赖性降低,他们希望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始经历自我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的价值往往被忽视,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去引导他们重新认识阅读。

与其强制孩子看某本书,不如先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通过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目前的兴趣和关注点。或许他们对科幻、悬疑、奇幻等类型的书籍更感兴趣,这时候,适当推荐与他们兴趣相符的书籍,可以让他们在不经意间重新接触到阅读的乐趣。家长还可以通过阅读的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例如,带他们参加一些文学活动、书展,甚至邀请作家进行现场分享,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创造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其要求孩子坐在书桌前阅读,不如让他们在舒适的沙发上,或是在阳光明媚的户外,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阅读空间。这样的环境往往会让孩子感到放松,从而更容易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同时,家长也可以选择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读书的乐趣。在家庭中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而不是把读书视为一种负担,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强阅读的实际意义,也是一种激发孩子阅读热情的策略。把阅读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阅读一本有关食谱的书,随后一起动手做出美味的菜肴;或是阅读一本旅行指南,之后一起规划一次家庭旅行。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孩子体会到,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理解世界的一扇窗,能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也是关键因素,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书单,让他们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而不是一味地强迫他们去阅读那些看似有益,却让他们觉得乏味的书。这种选择的权利可以让他们的阅读更具主动性,进而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在数字化时代,许多孩子对电子书、听书等新兴的阅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家长,我们不妨把这些现代科技融入到孩子的阅读习惯中,鼓励他们选择电子书或听书等形式。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能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时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任何形式的阅读都是有益的,文字的力量依然无处不在。

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共鸣也显得格外重要。书籍中的角色、情节、情感,若能与他们的真实生活产生共鸣,将大大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讨论书中人物的选择以及他们的感受,能够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书本内容,也有助于他们在情感上与书籍建立联系。这种共鸣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思考,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理解更深层次内容的能力。http://www.tingcaiw.com/

引导孩子走出阅读的困境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是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引导孩子更好地理解自我,关注社会,拓宽他们的视野。随着孩子们逐渐成长,阅读所带来的思考和启发,也将成为他们应对人生挑战的重要武器。学会如何引导和激励孩子重新发现阅读的乐趣,或许是每位家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