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转氨酶(如ALT、AST)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ALT>40 U/L,AST>40 U/L),可能提示肝脏损伤。但需结合具体数值、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以下是科学应对的建议
一般来说,当转氨酶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的 2 - 3 倍时,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一定危险
转氨酶在 80 - 120 U/L 之间,可能提示存在肝脏炎症或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加重。
转氨酶超过 120 U/L,往往意味着肝脏有较为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肝炎、肝衰竭等,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如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这种情况比较危险,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规范的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二、三招科学干预
1. 病因治疗(关键!)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治疗乙肝)
脂肪肝:戒酒、减重(体重下降5%-10%可改善指标)
药物损伤:立即停用肝毒性药物。
2.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低脂低糖,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豆类)和维生素(深色蔬菜);避免霉变食物。
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减脂增肌。
禁忌:严格戒酒,避免熬夜。
3. 谨慎护肝,避免误区
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护肝药。
避免:滥用“保肝偏方”,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单纯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由熬夜、剧烈运动等一过性因素引起,需复查确认。关键是通过专业检查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而非盲目“降酶”。肝脏修复能力较强,早期干预多数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