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的最佳时间不是“天刚亮”!有研究发现:晚上适度运动30分钟,不仅助眠、抗饿,还延寿。

晚上动一动,或有助于延寿

2024年4月,医学期刊《糖尿病护理》上刊发的一项研究表明, 晚上6点以后进行运动,或最有助于延长寿命,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研究共有2.5万余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2995名参与者患有2型糖尿病。

根据运动时间段,将参与者分为3组:

上午(6-12点)

下午(12-18点)

晚上(18-24点)

结果发现,晚上进行有氧中强度运动的人,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对于睡眠不足的人来说,适量运动也是一件好事。

2024年5月,清华大学发表在《体育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通过适当增加身体活动可以抗炎,有助于减轻缺觉引起的炎症问题。

晚间运动是否会影响睡眠质量呢? 不用害怕。

2019年2月《实验生理学》 研究发现, 在傍晚时进行3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不但能减少饥饿感,而且还 不 会 对后 续夜晚 睡眠产生负面影响 。


研究招募了11名男性参与者,进行高强度自行车运动,然后采集他们运动前后的血液,以检查食欲相关激素,并评估睡眠情况。具体的运动时间为:

早上(6-7点)

下午(14-16点)

晚上(19-21点)

研究人员发现,晚上7-9点运动,不仅对睡眠没有不利影响,参与者的血中胃饥饿素浓度也较低。研究同时强调,短期单次运动可能与饥饿感降低无关,但支持晚间7-9点运动并没有损害睡眠 质量。

晚上运动要注意3点

睡前运动是否会造成人体亢奋,这和运动强度以及时间有关。适量中低强度活动能提升睡眠质量,总比一直坐着好。持之以恒地适度运动,才有助于改善睡眠。

1、与睡眠间隔2小时以上

浙江省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中医师张永华提醒,夜间锻炼最好将结束时间控制在睡前2小时。 此前,《欧洲应用生理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关于晚上运动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睡前2小时做运动不影响睡眠质量。

2、与晚餐间隔1小时左右

饭后与运动前的间隔时间长短,大半要依吃饭时间及用量而定,其他决定性因素还包括年龄、体能条件及运动强度。

假设是一般的青年人,若运动前的用餐量大,而且多半是以含有高量蛋白质及脂肪为主的食物间隔时间应为1小时以上;如果用餐量较少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间隔时间可以缩短为30 分钟至1小时。

3、注意运动强度不要过于剧烈

可以适量进行一些 有氧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耐力,提高能量消耗并促进身体放松和入睡,睡前两三个小时,可以做一些太极拳、慢跑、广场舞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心率在每分钟120至140次。

运动后代谢率提高,产生更多的热量,导致体温升高。运动的效应在运动结束后继续持续,体温下降,体内的褪黑激素水平也随之升高,这能够促进睡眠的产生和维持,而且低体温还能够促进血管扩张,使得周围血流量增加,这也有助于人们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心理方面,运动能提高个体的愉悦体验,释放内心的焦虑和压力,促进心理健康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 ,《英国医学杂志》BMJ子刊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睡前运动”。研究表明, 抗阻运动 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与长时间坐着相比,有规律地进 行抗阻力运动能使夜晚睡眠周期时间有效延长29.3分钟。


抗阻运 动包括自由重量抗阻训练(如利用 哑铃)、自重抗阻训练(如俯卧撑、自重深度)、器械抗阻训练以及弹力带抗阻训练等。健康成人可采用8-10种不同运动方案进行主要肌肉群的抗阻训练。例如:利用哑铃推胸、俯卧撑、站姿哑铃推肩、站姿哑铃侧飞鸟、弹力带坐姿划船、哑铃俯身划船、哑铃颈后臂屈伸、哑铃二头弯举、深蹲、箭步蹲、站姿提踵、仰卧起坐以及山羊挺身等,可以锻炼到全身不同部位的主要肌肉群。

推荐一组最简单的 抗阻 运动, 人人都能做, 包含3个动作: 椅子深蹲 (模仿坐椅子的姿态,弯曲膝盖和髋关节,但并不坐下)、 提踵 (更通俗的说,就是踮脚)、 站立膝上提和直腿臀部伸展 (高抬腿式踏步+向后踢腿)。 每项运动仅20秒,循环3轮,中间可以休息一会儿,共计3分钟。


这组抗阻运动可谓“简单易上手”,平时下班回家、追剧或玩手机期间完全可以站起来做一组,简直是失眠星人的福音!今晚就试起来吧。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