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南都记者走访发现,车辆在金字山互通立交中有序行驶,各个匝道均能正常通行,并未发现明显的质量缺陷问题。
“交工验收才一年多就有质量缺陷、遗留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正常通行。”日前,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的“中山市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原南外环互通工程)-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工程”的招标公告引起市民担忧。
公告称,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已于2023年8月8日通过交工验收会议,质量缺陷保修期内,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联合检查,发现较多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对此,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回应称,并非存在质量问题,而是有些工程尾工未完善,不会影响正常通行。尾工未完善如何能通过交工验收?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并未就此给出回应。
问题 交工验收一年多即现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
今年1月23日,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了“中山市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原南外环互通工程)-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工程”的招标公告。
公告称,中山市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已于2023年8月8日通过交工验收会议,质量缺陷保修期内,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联合检查,发现较多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不限于目前清单已有内容),鉴于施工单位未能按建设单位要求并在限定时间内处置缺陷责任问题造成不良影响,根据施工合同的相关约定,建设单位计划委托第三方予以处置。
本次招标的招标人为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招标监督部门为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招标部分预算金额为7907111.00元,资金来源为100%财政资金。工程计划工期为180日历天,预计开工时间2025年03月15日,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开工令为准。不过截至发稿,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仍未有中标信息发布。
其实早在2024年10月,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就在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了该项目的招标计划,这意味着,中山市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通过交工验收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便发现了较多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
作为广东省重点交通枢纽工程,2019年4月22日,“中山市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原南外环互通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在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7月12日,中标信息公布,中标单位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单位为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9月30日,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宣告完工。同年10月26日,南外环长江路至金字山互通段试通车后,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新增完工的4条匝道同步投入使用。2023年12月31日,南外环路金字山互通至105国道段开放交通后,南外环长江路至105国道段主线实现贯通,金字山互通立交全面开放交通。
走访 部分区域塑料膜破损,黄土裸露
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的建设,缩短了火炬开发区、东区、五桂山等区域的时空距离,减少绕行和拥堵时间,降低通勤压力,极大便利了市民日常出行。市民李先生(化名)表示,“从市区出发,通过金字山互通立交到三乡,只需不到20分钟。”
而此次中山市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原南外环互通工程)-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工程的招标,也让不少市民对金字山互通立交的正常通行产生了担忧。“才通车两三年,就有质量缺陷、遗留问题,也不知道到时候施工会不会封路,会不会影响正常通行。”李先生称。李先生还指出,招标公告注明资金来源为100%财政资金,“但是公告说项目仍处于质量缺陷责任期内,为什么项目资金还是需要财政资金承担呢?”
金字山互通立交存在怎样的质量缺陷及遗留问题?南都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南都记者现场看到,车辆在金字山互通立交中有序行驶,各个匝道均能正常通行,并未发现明显的质量缺陷问题。
不过,南都记者发现立交桥上两边护栏的绿化程度不一。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共设计7层互交,其中,地上为6层互通立交,地下为下沉式隧道,共有15条路基,7座桥梁,每座立交桥道路两边护栏都覆盖有绿化。南都记者看到,部分立交两边护栏绿化郁郁葱葱,红花绿叶,给立交桥嵌上了色彩鲜艳的“花带”。但是,还有一部分立交两边虽也有绿化,却是稀稀疏疏,色彩不显,从高空俯视可以发现,只有部分立交桥两边嵌有鲜艳的“花带”。桥底绿化同样有这样的情况,俯视视角下,桥底空间的绿化大多呈现中心绿、周边黄的特点。
南都记者还看到,坦洲快线转火炬开发区方向的立交桥桥底边坡,部分区域被绿色塑料膜覆盖着,其中,部分塑料膜已经破损,裸露出其内的黄土。此外,桥底空间由塑胶材料铺设的人行步道中,一处管道井盖区域并未铺设塑胶材料,致使人行步道中央出行一个大坑。
回应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存在尾工未完善,不影响通行
针对市民的担忧和疑问,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回复称,金字山互通立交并非存在质量问题,而是有些工程尾工未完善,不会影响正常通行。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表示,2019年7月,该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EPC模式)进行公开招投标,中铁十八局牵头联合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标。2023年8月,该工程交工验收,但仍有边坡防护、桥上绿化等17项尾工未完善,影响管养移交和使用。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已约谈施工单位,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
该项目目前仍处于质量缺陷责任期,因施工单位不配合完成剩余尾工工程,为确保项目安全顺利完成,市公路事务中心决定通过招标方式委托第三方实施尾工完善工作,相关费用由中铁十八局承担。
不过,为何在仍有17项尾工未完善的情况下,工程仍能通过交工验收?作为监督部门的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是如何进行监管的?交工验收至今1年多时间,为何项目尾工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及作为项目业主的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并未就此给出回复。
微评
质量缺陷防微杜渐 质量意识重于泰山
作为连接中心城区和周边镇街一个重要的立交道路项目,尽管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一再强调,金字山互通立交并非存在质量问题,而是有些工程尾工未完善,不会影响正常通行。但当初作为主管部门“没有完善尾工便竣工通车”的做法肯定不合规定。金字山互通立交,交工验收不到2年即现质量缺陷,且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已约谈施工单位,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须知,在工程建设领域,质量缺陷并非无关紧要的小事,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始终绷紧工程质量安全这根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金字山立交工程经得起时间检验,成为人民放心的工程。
统筹:唐建丰 董淑云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刘继贤 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