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伙带家人来青岛夜市摆摊

烤面筋每日流水两三千元

今年34岁的尹扬洋,老家在河南。2014年大学毕业后,钟情于青岛海滨风光的他来到这个城市实习。“当时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工作,就想着创业,从摆摊开始。”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尹扬洋决定卖烤面筋。“我家亲戚都在洛阳,我就把河南洛阳的面筋都吃了一遍。将所有的味道进行总结后,就来到这边开始摆摊。”尹扬洋说道,决定摆摊时,家里的亲戚都不看好,也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即便如此,尹扬洋的父母还是跟着他来到了青岛摆摊创业,后来同为“90后”的妹妹也加了进来。

“我老家是农村的,父母都是种地,收入不高。把父母在家放在家里面,我也不放心,就想着不让他们种地了,一块做点小生意,也互相有个照应。”选摊位、买材料、找摆摊车……“初来乍到”的尹扬洋人生地不熟,只能一步步摸索。“踩过一些坑,但是走过来也交了很多朋友。”尹扬洋说道,摆摊卖面筋,一家四口人的分工十分明确。“早上 8 点左右,我妈跟妹妹和面做面筋,下午我再帮她们串个串。下午三点半左右,主要是我和我爸出摊来夜市,到五点忙碌起来,一直忙到10点多,收摊一般要深夜12点以后了。”尹扬洋介绍,目前摊位每天流水能有两三千元,卖2000串左右面筋,周末客流增加的时候会卖得多一些。


为还债务曾“身兼数职”

借助短视频推介美食打开市场

“以前我们是两三个摊,在夜市的南北街也有摊。现在生意好了,忙不过来,就留着一个摊。”尹扬洋直言,虽然现在摊位生意不错,但刚摆摊的前几年,人流量不是特别多。尹扬洋曾尝试做海鲜生意,但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失败了,还欠下债务。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他曾“身兼数职”,干过房产中介,也做过辅导班老师,当过健身教练。“生意慢慢好起来之后,我就辞职了,专门摆摊。只靠我爸妈两个人做的话,太辛苦了。”2018年开始,尹扬洋和妹妹通过短视频介绍自家的烤面筋,逐渐打开了市场。尹扬洋和父亲都是党员,热情的父子俩还在摊位上贴了“失业人员免费吃”的字样。“遇到喜欢吃面筋的,我们都会多送他几串。”尹扬洋说道。


在青岛安家立业的尹扬洋,也在这里遇到了女朋友,并要于下个月举行婚礼。“能陪在父母身边,并且实现自己的小目标,是我很大的收获。我现在已经把青岛当成我家了,不管是在网上看到,还是在给别人介绍的时候,我总会把青岛好风景推荐给大家。”尹扬洋说道,在青岛打拼多年,早已经把这座城市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夜市吸引人的地方很多,这里管理很规范,摊位上的小吃味道都不错。而且很有人情味,大家热热闹闹的,欢声笑语特别多。”尹扬洋表示,希望以后能继续借助社交平台推荐烤面筋,吸引更多客源。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雯 黄滢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