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兵那会儿,老兵服役四年后,从第五年开始,可以有探亲(探家)假,每次10天。来回路费实报实销,如果坐火车,只能买硬座车票。

干部的家乡如果不在当地,结婚前每两年探家一次,一次15天;结婚后夫妻两地分居,每年可以探亲一次,每次30天。如果坐火车,可以买硬卧。



那个年代,火车票非常贵,硬卧车票更贵。你从福州到北京的火车票,硬座车票单程每张45元,硬卧车票单程每张71.5元。这点钱现在看起来毛毛雨一样,当年可是很多人一个多月的工资。像我们那会儿排级干部,行政23级,每个月工资才54.5元。差不多能买一张福州到北京的硬座车票,买一张福州到北京的硬卧车票都不够。更不要说买来回票了。

所以当年我们部队的一些外地(大部分都是)入伍的干部战士,都是到了部队规定的时间,才敢探家,因为可以报销路费。干部也是按照规定,结婚前两年回家一次,结婚后一年回家一次。如果家里出现情况,像家人生老病死,必须得回家时,都要自己掏腰包买火车票。所以当年很多干部都说,辛辛苦苦攒了一些钱,都拿去铺铁路了!

我们连队有不少北京入伍的战士,提拔干部后,很想经常回家,但价格不菲的火车票,让他们望而却步。即使买硬座车票(全程44个小时,将近两天两夜),硬是坐到北京 ,辛苦自不必说,车票钱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买来回硬卧票,一百四十多块钱就没了。这可是基层干部三个多月的工资啊(干部每个月工资扣除伙食费13.8元,到手只有40元左右)!

有些家庭困难的干部,为了节约路费,回家探亲不买硬卧车票,而是买硬座车票,可以省下不少钱来。你像家在北京的,一张硬卧票与一张硬座票相差近30元,来回的车票就可以省下近60元。这可是一个干部一个多月的工资啊!在火车上硬坐着四天四夜(来回),就可以省下这么多钱!可以给家里人带多少东西啊!当年福州地区二级茉莉花茶一斤才5.5元,可以买10斤茶叶送人呐!

那时候部队报销路费制度也很通情达理,干部(战士也一样)探家前都要借路费,连队司务长就会按照火车票来回价格把路费先支出,干部战士探家回来再报销路费。如果干部的路费没有用完,司务长也不会把按照干部使用的实际路费报销车票,而是按照干部应当享受的路费报销。这样就可以让干部省下一笔钱了。

很多干部都很会过日子,他们会邀约一些老兵或干部一起探家,虽然这些同路人有山东的有河北的,但大家可以同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样一来 干部与战士们一起买硬座票,一起坐硬座车厢。人多热闹,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吃喝打牌侃大山,时间过得很快。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部队干部的日子过得也很苦,特别是两地分居的家庭,更是生活不易。为了节省几十块钱,宁可吃苦,也要咬牙坚持。想想现在很多打工人,春运回家,为了省钱,不坐高铁,去挤绿皮车,不就是来回可以省下几百上千元钱吗?如果拖家带口,能够省下更多的人民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