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缅甸士兵向中国救灾物资车队鸣枪”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对缅甸地震救援的紧张局势多了一份担忧。
缅甸当地时间3月28日发生7.9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中国作为缅甸的“胞波”友邻,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尽显大国担当。不仅火速派出近30支救援队、超500名救援队员,成为派出队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还积极筹备救灾物资。中国政府援助的第一批救援物资很快分发到灾民手中,第二批包括帐篷、毛毯、饼干、矿泉水等急需物资也在4月3日上午启运。
然而,在这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输送物资的关键时刻,却传出不和谐的声音。据外媒报道,缅甸士兵向运送中国红十字会为曼德勒地震灾民提供救援物资的车队鸣枪。消息称,中国红十字会一支由9辆车组成的车队在前往震中曼德勒市途中,遭缅甸政府军士兵“鸣枪示警”,随后被迫退回出发地 。缅甸军政府发言人声称中国红十字会车队从民地武控制区出发,使用缅甸牌照卡车且事先未获批准,执勤缅军试图拦车检查,车队继续前行才“被迫鸣枪”;但护送车队的民地武则表示已事先通知军政府 。双方各执一词,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在4月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国红十字会向缅方提供的救灾物资援助已运抵缅甸,正在运往曼德勒灾区途中,目前救援人员和物资均安全。同时,中方强烈敦促缅甸各方确保中方在内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确保救援运输通道畅通。
大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救灾是当务之急。中国积极伸出援手,是为了帮助缅甸人民尽快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此刻,缅甸各方更应放下分歧,以抗震救灾为重,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希望缅甸相关方能够重视中方关切,共同维护好救援秩序,让救灾物资和人员顺利抵达灾区,为受灾民众带去希望 。毕竟,携手共渡难关,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也是中缅胞波情谊的真正体现。 期待后续救援工作能排除干扰,顺利推进,让缅甸灾区早日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