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UNStudio设计的Wasl Tower即将落成,这座302米的超高层建筑以蜿蜒的曲线和创新的陶瓷鳍片立面,重新定义了现代建筑的边界,并成为沙漠都市中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作为阿联酋新一代混合用途摩天大楼的代表,它不仅是建筑美学的突破,更在可持续性与功能性上树立了新标杆。
Wasl Tower坐落于迪拜核心动脉Sheikh Zayed路,占据连接哈利法塔与新兴City Walk开发区的黄金十字路口。其显著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天际线中的焦点——与哈利法塔隔街相望,周边无高层建筑遮挡,从城市各角度均清晰可见。
为强化可达性,项目特别设计了一座人行天桥,直通哈利法塔地铁站,不仅便利交通,更将其嵌入迪拜日益完善的都市网络,成为基础设施的关键节点。
Wasl Tower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其全球最高的陶瓷幕墙。UNStudio与结构工程师维尔纳·索贝克(Werner Sobek) 合作,以低技术含量的釉面黏土打造出蕾丝般的翅片网格。
每片陶瓷鳍片经参数化建模精密计算,统一倾斜12.8度,在遮挡强烈日照的同时优化室内自然采光。这一设计既是对阿联酋传统陶艺的致敬,又通过被动冷却系统应对沙漠气候,将功能与美学无缝融合。白天,幕墙如同一层动态滤网;夜晚,内置的响应式照明系统(由Arup设计)则让塔楼化身光影艺术品,灯光节奏呼应城市脉搏,部分电力更由停车场光伏板供给,凸显可持续理念。
建筑脊柱上的一条“垂直接缝”打破了传统高层形态,形成独特的“垂直林荫大道”。户外露台、绿植平台与无边泳池沿此轴线层层堆叠,为沙漠高空注入生机。这条公共轴线不仅承载餐饮、娱乐与酒店功能,还创造了一种渗透性空间体验——悬于城市上方的社交区域,模糊了室内外界限。
为实现动态扭曲的造型,建筑采用三面300米长的巨型剪力墙,由四组支腿稳固连接。这一结构在支撑塔楼优雅旋转的同时,为混合用途空间(办公、公寓、酒店)提供了灵活布局,确保功能与形式的平衡。
为应对复杂的功能分区,UNStudio设计了分层的垂直交通系统。17部电梯(含5部服务梯)按用途分组:快速电梯直达空中大堂、水疗中心与屋顶枢纽,独立电梯组则分属办公、酒店与住宅区域。这一策略不仅优化了人流效率,更通过物理分隔强化隐私,让公共区域与私有空间互不干扰,提升使用体验。
Wasl Tower的设计灵感源于古典雕塑的“对位”姿态,其扭转变形犹如舞者凝固的瞬间。但它的意义远超视觉冲击——陶瓷幕墙降低能耗,光伏系统减少碳足迹,垂直绿化改善微气候,每一项技术都在回应沙漠环境的挑战。项目完工后,迪拜将迎来一座真正融入地域气候与文化的地标,既承载历史脉络,又指向高层建筑的可持续未来。
作为UNStudio的又一力作,Wasl Tower以动感轮廓、环保科技与人性化设计,重新定义了沙漠都市的天际线。它不仅是迪拜的“新名片”,更在全球高层建筑领域树立了前瞻性范本——证明未来建筑无需牺牲传统,反而能在创新中延续文化基因。
本文实景图由Nils Koenning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