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海战场上,与美军航母战斗群鏖战17个月后,也门胡塞武装突然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长期以来,胡塞武装的最大优势在于依托本土作战,美军虽然空袭不断,但受制于航母舰载机数量有限,每次打击规模较小。而今,一个突如其来的局势变化可能彻底改变战局。


近日,非洲小国索马里决定将北部的柏培拉海军基地、博萨索港口及周边机场的运营权交给美军。此举等同于在也门胡塞的“后门”打开了一道缺口,直接暴露在美军近距离打击之下。索马里与也门仅相隔约300公里,美军如果在此长期驻扎,就能通过索马里基地直接轰炸胡塞武装,并彻底封锁其海上运输补给线。

美军调整战略,低成本高强度打击

美军近期批准了一项50亿美元的军购计划,订购了1300多枚陆军战术弹道导弹(ATACMS)。这意味着美军不仅可以通过索马里基地派遣空军战机,还可利用陆军战术弹道导弹、海军舰载海马斯火箭炮,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持续高强度攻击。


与过去依赖航母作战相比,美军这种“抵近打击”策略能极大降低作战成本。航母战斗群远离本土,每天维持作战的成本高昂,而索马里基地距离胡塞控制区不到300公里,美军可随时发起攻击,打击精准度也将大幅提升。


胡塞武装面临全面封锁

胡塞武装一直依赖伊朗的海上运输支援,一旦美军在索马里建立军事存在,并在红海海域加强封锁,胡塞的补给线将被切断。长期来看,这种封锁战术可能比直接军事打击更致命。尽管胡塞武装在战术层面擅长游击战、伏击战,但在缺乏外部补给的情况下,其长期作战能力将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也门本身并非能源或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长期封锁将导致国内经济崩溃,民众支持度下降,胡塞武装将陷入生存困境。


中东多国联手围剿胡塞

胡塞武装之所以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不仅仅是美军的策略调整,更是中东多个国家联合施压的结果。

1. 沙特与阿联酋的施压

胡塞武装长期以来对沙特和阿联酋构成重大威胁,过去几年,其多次使用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沙特油田及阿联酋关键设施。这促使沙特和阿联酋加紧与美军合作,并加大对美军的资金支持。据报道,沙特和阿联酋已承诺未来10年分别向美国投资1万亿美元和1.4万亿美元,以换取更强有力的军事保护。


2. 埃及的经济考量

胡塞武装的袭击导致红海航运受阻,直接影响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收入。埃及严重依赖苏伊士运河收入用于进口粮食,胡塞的行动让埃及经济雪上加霜。因此,埃及也在推动美军加强对胡塞武装的打击。

3. 土耳其的地区利益

土耳其在索马里军的存亡问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派遣了5000名雇佣军和TB-2无人机支援索马里,以抵御索马里青年党的进攻。如今,土耳其的这一努力也间接促成了美军进驻索马里,并借助该国基地对胡塞武装施压。


从当前态势来看,胡塞武装正被逐步孤立,其最大的支持国伊朗虽然在背后提供军事援助,但如果美军成功封锁海上补给线,伊朗的援助能力也将受限。此外,伊朗自身也面临以色列和美国的持续打压,难以抽出更多资源支援胡塞。

美军在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虽有军事基地,但由于这些国家害怕成为胡塞报复目标,不愿直接卷入战事。而索马里则不同,该国贫困且资源匮乏,即便胡塞武装使用导弹攻击,也无法对美军造成真正的损失。换言之,索马里成为了美军在中东打击胡塞的理想跳板。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危机,胡塞武装可能会加大对美军在伊拉克、叙利亚及红海航运的袭击力度,以试图打破封锁。然而,随着美国对索马里军事部署的深化,以及中东多国联合施压,胡塞武装的生存空间正逐渐被压缩。未来,胡塞武装要么寻求新的战场突破,要么陷入长期被围困的状态,直至被削弱甚至瓦解。这场红海战事,正在向着决定性阶段迈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