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鹏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4月2日,清明节前夕,四川通江县涪阳中学师生代表50人来到老红军李新耀、刘照林墓前开展祭扫活动。在现场,两位老红军之孙李玉俊动情地讲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在平溪坝执行侦察任务时,爷爷与当地土匪相遇。为掩护同志们转移,爷爷身中数弹,失去了右手三根手指。”
听着李玉俊的讲述,师生们仿佛回到了那段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初一(1)班学生刘春妍听后,眼眶泛红地说:“革命先辈用残缺的双手,托起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通江县涪阳中学师生祭扫老红军墓
通江县涪阳中学师生祭扫老红军墓
据了解,自1993年起,这所深居大巴山腹地的涪阳中学已连续33年祭扫老红军李新耀、刘照林的墓,始终将清明祭扫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践行青春使命。
“33年不是终点,而是让信仰之光照亮未来的新起点。”正如涪阳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唐建生所说,这份延续了11900多个日夜的坚守,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通江县实验小学在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当天,通江县实验小学也组织党员教师代表与少先队员代表前往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开展了一场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师生们穿越时空,重温那段血与火交织的革命历史。
“从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右眼承受了72刀完成手术,展现出的钢铁意志,到‘小萝卜头’在狱中的坚贞不屈,再到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的壮烈牺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少先队员陈星桥感慨地分享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锻炼强健体魄,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本次活动是我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通江县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蒲芙蓉介绍,该校通过“党建+队建”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也让党员教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使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近年来,通江县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程”,充分挖掘并利用县域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了4个红色教育基地,打造3条红色精品研学路线,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110余场次,“小小讲解员”红色文化教育宣讲活动9场次。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创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擦亮老区红色思政品牌,为学生补足精神之钙,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