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速度和激情面前,我觉得安全最重要。
近日,重庆22岁女骑手“小祝慢慢骑”,在南山遭遇货车撞击离世。
小祝的姐姐称,妹妹骑得很慢,是被大货车刮倒了,现在需要目击者定责。
出事后,有知情者说,小祝骑行的南山路,比较难跑。这场悲剧,到底是骑手的大意?还是货车司机的责任?目前还不清楚。
02
“小祝慢慢骑”社媒上,最新一条视频更新于3天前,她配文写道:“听说你也喜欢摩托车,好巧,我也是。”
作为一个新手,她开始骑行的时间并不长。出事当天,小祝也戴了头盔。
但是,不管自身防护多么齐全,摩托车骑行永远都是“肉包铁”。当时速飙升到100码以上后,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丧命。
说实话,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真的不适合出现在城市的街道。
开车出门时,经常能看到飞奔而过的摩托车,有的在车流中穿来穿去,有的和大货车飙速,看得人心惊肉跳。
喜欢骑行没错,但骑行的主场,不应该是车流密集的道路。
03
其实,每年都有骑手车祸丧命。这些悲剧中,有的确实是交通事故,但也有流量裹挟下的“致命表演”。
2024年12月2日,19岁网红女骑手“DJ万小橘”,在海南三亚海棠区环岛旅游公路骑行,与垃圾车相撞身亡。
目击者称其因车速过快、未佩戴专业护具且未及时刹车导致事故,最终被卷入车底。
“万小橘”的社交账号中,飙车、竞速、与跑车并驾齐驱的视频,曾吸引无数眼球,却也埋下隐患。
网友质疑:“当骑行成为博取关注的工具,安全规则是否早已被流量吞噬?”从“热爱骑行”到“表演骑行”,有的骑手为涨粉,不得不铤而走险。
同时,骑行圈子的畸形审美:鼓吹“压弯炫技”“极速挑战”,也将一些危险行为浪漫化。
“网红骑手”的光环背后,是对风险的刻意淡化。当一条视频的点赞数,比一条生命更“值钱”,这场流量的游戏便已彻底失控。
当摩托车骑行从热爱变成流量密码,安全与生命的底线,也在被悄然突破。
04
更可悲的是,类似的“事故-热搜-遗忘”循环,仍在重复上演。
所以,希望每一个喜欢骑行的人,都能认真对待这几句话:
骑行可以热爱,但生命不能重启。
热爱的前提是敬畏,骑行的终点应是平安回家。
每一次骑行,都不应该是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