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美国已向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集结多架B-2隐形轰炸机,同时,特朗普发出威胁,若伊朗不就核问题达成协议,将对其轰炸并征收“二级关税”。这番言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让本就紧张的美伊关系进一步升温,也让全球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伊核问题由来已久。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但2018年5月,特朗普首次执政期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导致伊朗经济遭受重创,美伊关系急转直下。此后,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伊核协议相关方的谈判也陷入僵局。
特朗普(资料图)
今年,伊核问题热度再度攀升。原因在于伊核协议有十年期限,2025年10月即将到期。若到期后无新协议,伊朗理论上可发展核武器,这成为伊核问题升温的根本原因。特朗普多次表达与伊朗重启核谈判意愿,3月初还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写信,提议就新的伊核协议谈判,要求伊朗两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然而,伊朗方面态度强硬。哈梅内伊回应称美国靠威胁没用,伊朗不会与“霸凌政府”谈判。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也强调,伊朗政策是不在极限压力和军事威胁下与美国直接谈判,但过去存在的间接谈判可继续。
在特朗普发出威胁后,伊朗《德黑兰时报》发文称,伊朗导弹“已装载到所有地下导弹城的发射架上,随时准备发射”,警告美国打开“潘多拉魔盒”将付出沉重代价。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发文,将瑞士驻伊大使馆官员传唤至外交部,通过瑞士向美国政府发出重要信息,强调美国作为以色列政权支持者,要为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承担责任。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强调,伊朗保留对袭击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特朗普(资料图)
俄罗斯也迅速对局势作出反应。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接受国家媒体采访时,针对特朗普“谈不拢就轰炸伊朗”的言论发出警告,若美国胆敢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打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不仅波及伊朗本身,更会将整个中东、乃至全球安全形势拖入深渊。俄罗斯作为伊核谈判机制的参与国,其表态具有高度战略意味,意味着中东地缘博弈正朝着“美俄直接冲突”逼近。
在这一敏感时刻,中方收到特殊信号。一直以来,中国在伊核问题上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2025年3月14日,中方举行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中国副外长马朝旭主持,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出席,三国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政治外交接触和对话是解决伊核问题唯一有效、可行的选项”。此次会晤后,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伊核问题上发挥更大协调作用寄予厚望。而如今美伊紧张局势升级,各方更期待中国能从中斡旋,推动伊核问题重回谈判解决轨道。
特朗普(资料图)
从战略层面看,美国近年来在中东地区执行战略收缩策略,并不愿过多投入资源陷入地区泥潭。若美国与伊朗展开直接军事冲突,无法预料结局,且冲突必然突破双边范畴,对整个地区安全架构造成系统性影响,这对美国及其盟友而言都是灾难性的。所以,美国对伊朗动武会非常谨慎。但为达到军事施压效果,美国仍不断推高地区军事对峙紧张状态,试图让伊朗相信其有可能动武,从而在谈判中妥协。
伊核问题的妥善解决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至关重要。美国应摒弃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手段,展现政治诚意,回归伊核协议谈判桌。伊朗也需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前提下,考虑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而中国凭借与各方良好关系和公正立场,有望在推动伊核问题和平解决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