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马飘/文 投资有一个悖论:最受追捧的创新赛道往往埋藏着最危险的共识陷阱。以至很多投资人始终痴迷于在认知泡沫中寻找逆向思维的艺术——试图成为率先预言行业崩塌的“末日先知”。

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的言论并不是一个例外,其近日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的言论引发了诸多讨论。他给出的理由是: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共识又高度聚焦,一般就是退出的时候了;现在共识度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机会的。

这样的言论短期看往往会备受嘲讽,然后又会获得某种迟来的历史正确性。创业创新九死一生,强调泡沫破灭、价值崩塌,看上去有更大概率能证明一个人的洞察力。就像过去10年,喊空房地产的人并未能阻止行业的繁荣,但无碍其预测的兑现:如今房地产行业遭遇重创。

只是这种预言的兑现,难言有什么价值。长期预测近乎神话,当人工智能算法、量子计算、脑科学并行迭代突破时,任何一条技术路线的胜利都可能颠覆既有商业图景。这些技术路线就好比同时发射的烟花,你刚觉得某个方向已经稳赢了,突然另一个方向炸出更亮的火花,直接改写整片夜空。

朱啸虎管理基金的退出,不等于某个被退出的项目的失败,项目只是换了个股东。并且,退出是一个交易:有进就有退。被投资的创业者无论输赢,都不能证明投资人是否明智。

但值得讨论的是做出判断的背后逻辑。我们要注意到:同样是“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在不同的情景下,含义是不一样的。“看不到”需要反复的进行辨析,这样才能避免误导。

“看不到”的含义

如果没有学会用火,我们就无法想象何为炒菜。创新是由各种技术叠加而来,当某个技术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的。汽车没发明前,谁会在马路边画停车位?10年前,一个人若判断“手机短视频能抢走电视台观众”,绝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人疯了。现实是,现在看电视的人可能还没看抖音的零头多。

“看不到”还与技术周期有关。如果技术处于能见度非常高的稳定状态,这时的“看不到”显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框架、信息技术成熟度非常明确,技术演进路线非常清晰,投资人将注意力放到应用和商业模式上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在成熟技术的应用阶段,看不到技术革命的可能性,“共识又高度聚焦”,显然是值得投资人警惕的风险。

这其实是以朱啸虎为代表的投资人在过去20年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经验和成就是基于特定底层技术、基于应用与模式创新取得的。只不过当下这个“底层”正在被替换为大模型等新的基础设施。

如果技术前景处于混沌状态,这时的“看不见”其实潜藏着巨大机遇。如今的AI革命就像19世纪的汽车业——有人还在改良马车,优化现有技术;有人在造发动机,这是突破性创新。这时的“看不见”是技术约束了人们的视野。

“IPhone时刻”就是一个旁证:2007年乔布斯掏出那个“玻璃板”,重新定义了手机,瞬间让全世界明白:原来手机还能这么玩。前年开始流行“OpenAI时刻”:2022年前,普通人觉得AI就是电影里的机器人,如今小学生都能用AI写作业。最近又开始流行“DeepSeek时刻”:当这个国产开源模型冒出来时,很多人“连夜改PPT”。

当这些技术出现时,人们的想象力在一夜之间被打开,市场格局也迎来疾风骤雨式的调整。这些“开天眼”的瞬间就像有人突然打开屋里的灯,原先你只觉得屋里有桌椅板凳,开灯后才发现居然藏着一套沙发。这时的市场就像被捅了的蚂蚁窝,所有人都开始重新找活路。当这样的故事频繁密集地发生,谁也无法断言未来这样的事就不再会频繁密集地出现。

过期的“成功方程式”

对此,朱啸虎应该深有体会。上述言论发表没几天,在2025中关村论坛上,他又发表了《应用为王,AI赋能千行百业》主题演讲。这次,朱啸虎提到了预测的错误:DeepSeek风行之前,行业预测是“闭源会领先,然后开源追上来”。

在DeepSeek开源生态异军突起之前,朱啸虎投在屏幕上的这张PPT是出不来的——这张PPT展示了腾讯利用DeepSeek开源崛起的机会,坐在了人工智能赛道的前排。DeepSeek崛起前,行业普遍看好闭源模型。这种“后见之明”暴露出投资人们对技术演化非线性特征的认知局限。

遗憾的是,DeepSeek预测的失误并没有改变朱啸虎的思维惯性,他进行了“理所当然”的推理。作为大模型底层模型能力突飞猛进的结果,他关注到了基于这些底层模型能力的应用收入开始爆发式增长。目前的大模型已经成为很多商业化应用的支撑。基于这些现实,朱啸虎推导出的结论是:技术路线不重要,客户的需求如何、是否付费很重要。创业者需要更懂用户、更懂产品,要在非AI的能力上,建立能力。

这是以朱啸虎为代表的投资人为创业者谋划的未来:拥抱AI,但不投入底层技术,聚焦于垂直应用,获得独特优势。

这个思维框架正好回到了朱啸虎们熟悉的模式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创新,成就了一批高市值企业。在那个时代,科技投资的成功模式似乎固化为一套标准流程:寻找热门应用场景,快速扩张,用投资换市场,最终迅速实现IPO。

但问题是,朱啸虎忽略了目前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从OpenAI到DeepSeek,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个颠覆认知、颠覆市场格局的事件。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始启动的明显的征兆。

在这个时间点上,很多严格按照商业计划书行事的公司都会倒闭。朱啸虎给创业者的建议同样会面临这样的命运。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创业者要做的事情是:不要预测,而是按照既定的战略意图去奋斗。

以ChatGPT为例,其爆发不仅依赖Transformer架构的突破,更需要巨量数据堆叠、计算成本下降等多重条件的耦合。这种非线性演进特征对投资人提出了新要求。掌握话语权的投资管理人,如果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这对于中国的创新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两个时代的投资逻辑

朱啸虎对人工智能的认知,难说是有洞察力的:他在低估中国创业者的同时,又高估了目前人工智能底层模型的能力。

人工智能底层模型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成熟期。客观地说,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像电影:电影不是复现世界,而是通过迅速展示一张张图片,让人脑展现出故事。目前的大模型看上去拥有智力,但并不真正理解何为智力。

人工智能底层模型研发是巨大的价值来源,DeepSeek的案例也说明,这并不是最具有资源、资金的企业必然成功的游戏。开源模型的崛起推翻了此前闭源模型主导的预测,从光子芯片、量子计算的发展到脑科学对人脑智能的深入认知,人工智能各个部分的大图景仍在加速演进,技术迭代远未到终局。

全力拥抱开源生态看上去是一个很好的博弈策略,但我们也要意识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源生态本身也在迭代。面对这些潜在机遇,作为投资人不期望在这方面获得超额收益,还要在何处寻求回报?

底层技术的每一轮进步都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变革。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是基于智能手机硬件的普及,在此之前,抖音、拼多多等平台是不可想象的存在。基于底层大模型的应用确实正在创造价值,应用场景的挖掘投资机会不可忽视,但“应用为王”的时代真就到来了吗?

在笔者看来,朱啸虎投资逻辑的背后,不过是用过去20年投资经验——处在上一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下称“康波周期”)后半段的成功经验,试图在新康波周期开始阶段刻舟求剑式地复制成功。

作为经历移动互联网黄金期的投资圈老江湖,滴滴、饿了么等这些明星项目让朱啸虎封神。秘诀很简单:看技术成熟度;抄成功作业(比如美国有Uber,我就投滴滴);快进快出。这套打法在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确实好使。当基础设施成熟时,应用层创新却能快速创造价值。

但AI革命正处在新康波周期的起点阶段,朱啸虎的策略,恰如用内燃机时代的交通法规指导太空探索——两者的底层规则已发生维度跃迁。

底层技术都是硬科技、黑科技,一般而言,这是着眼10年以上的技术突破。突破到过程中,有很多人注定会在路上倒下,但最后立起来的将是新时代的巨人。朱啸虎的投资策略表明,他的选择是不与巨人同行。实际上,他的生意也无法与新巨人同行。其短至半年的投资周期,与技术投资动辄10年的时间尺度是不兼容的。

类似朱啸虎的观点还体现出风投机构在技术浪潮中的实用主义:通过退出高泡沫赛道、聚焦可验证的商业模式,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正如朱啸虎所言,星辰大海终成红海,脏活累活才是护城河。这一论断既是经验之谈,也是当前AI投资生态的缩影。在这个意义上看,如果中国的投资管理者不在AI的底层下苦功、下大注,那么,朱啸虎们越成功,中国就越难抓住AI革命的重大机遇。

给投资人的真心话

在人工智能发展远未成熟之时,投资人就号召聚焦于应用端,用手头资本推动创业者去“卷”应用,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可能与“伟大”相距甚远。

AI行业的复杂性在于,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往往交替驱动,既需要短期的商业敏锐度,也需要对长期趋势的洞察力。中国的投资人需要意识到,如果过去20年的创业与创新是在上一个技术革命周期的高峰中攀登,面对当下的创业创新,我们其实还在山脚下行走,准备找到山门的入口。

技术是资本的函数,作为驱动创新的核心资源,投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个意义上看,分配资本的投资管理人不仅是资本的提供者,更是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资金是个人资源,也是社会资源,作为投资管理者应该谨慎处之。我们不能低估或小看投资配置所产生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伟大的诞生往往充满偶然和不可预测。不经意间,我们或许就会“成就”或“扼杀”一个可能的“伟大”。

我们应该追问:什么是投资管理行业领军者应有的格局?

如果投资管理只是一门生意,这将是一个让富人更富、加剧两极分化的游戏。而技术革命时代呼唤的是有追求、有理想的新投资行为准则,呼唤的是新一代、能够陪伴创业者“走夜路”的投资人。后者需要接受必要的失败。

面对新周期的游戏规则,投资的老前辈们是时候放下经验包袱,不要再把“以前投某某就是这么成的”挂在嘴边,而是要扪心自问:作为一个职业,投资管理为何能够存在?选择当“种树的人”还是“砍柴的人”,决定了你到底是投资人,还是倒卖机会的生意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