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月31日,河南许昌襄城的一口枯井中,发掘出来了大量遗骨,他们堆积在一起,已经等待了81年。



更令人心痛的是,他们有的头骨上有日军留下的弹孔,有的骨头里有子弹碎片。这些夺去他们生命的证据,竟成了最后的遗物。



这些遗骨从何而来?他们究竟是什么身份?

来源:潇湘晨报2025年4月1日关于《河南一枯井发现近百具无名抗战将士遗骸,负责人:“三冀阻击战”牺牲的抗战将士》



英雄遗骨 发掘结果惊人

2010年,这口枯井就被发现了,里面有一些残留的遗骸。

当地很快展开调查,还请了学者进行发掘后,发现里面至少有上百具遗骨。



从残留的物件上看,还可能是参加过抗战的抗日英雄,但当时并不能确认他们的身份。

为了保护这些遗骨,在不确定身份的情况下,当地继续把这口枯井封存了起来。暂停了后续的工作,但是对他们的探究从未停止。



2024年,遗骨的调查终于有了转机,当地联系上了湖南一个公益中心,英魂回家”的项目,他们联系上襄城的志愿者后,确认他们应该都是来自“三冀阻击战”的战士。



在这之后,当地紧锣密鼓,开始打算进行发掘工作,这些亡魂,需要回家,得到真正的安息。



2025年2月,发掘工作终于开始了,当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扒开这个枯井,眼前的场景让他们也忍不住落泪。



他们紧紧的挨在一起,头骨枕着头骨,蜷缩在一起,根本分不出哪个才是独立的,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遗骨上,都有明显的贯穿伤。



随着发掘工作的继续,更令人心痛的消息传来了。

令人泪目 他们都很年轻

第一批被发掘出来的遗骨有80多人,一些较为完整的遗骨,也第一时间被送到了郑州大学实验室研究,鉴定人员开始进行初步鉴定。



这里不少人都是年轻人,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了,头骨比成年人小,可能23岁,以下其中还有10个个体引起了鉴定人员的注意。

他们的第二颗臼齿还没有长出,也就是还没到换牙的年龄。



而换臼齿至少得到15岁,鉴定人员也瞬间泪目了,他们可能才13岁左右,是标准的“娃娃兵”。

鉴定人员还查看了他们身上的伤口,有的头骨里,还有当年留下的子弹。



初步就已经断定,是日军留下的了,他们就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那一段惨烈的历史。

也有不少当地人赶到现场,看到整理好的十几个箱子放在枯井边上,当地人也心痛不已。



他们拿出红布,蒙到箱子上,给他们献上了一朵朵的油菜花以表崇敬。

工作人员也把弹片和帽徽等物品仔细收了起来,这也是鉴定他们身份的重要证据。



当地人也聊起了关于这些遗骨的事,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当年这里经历了一场战役。

很多战士都战死沙场,一句遗言都没机会留下。



战役结束后,村民看着战士们的遗体,泪流满面,家园保住了,但年轻的战士们却不在了。



村民们也像今日一样,自发将他们抬到这个枯井,之后这里就被保护了起来,听着他们的口述,这段历史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冀阻击战” 战魂永存

1944年,豫桂湘战役开始了,日军开始大肆入侵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



我方只能拼死顽抗,为了保住重要的中原领土,这里成为了三冀阻击战的重要战场。

日军当时攻势猛烈,我方士兵前赴后继,先后有超过五六十万的兵力损失,但最终还是保住了领土。



但是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参军的人数不够了,士兵的年龄也是越来越小,最后甚至年仅十几岁的孩子,也上了战场。



他们正是应该在学校读书,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时候,他们却成了国家的守护者。

他们得有多强的意志,才能用稚嫩的肩膀,扛着武器上战场和敌人正面抗衡?



所以他们不能永远沉睡在这口枯井,他们更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家人,确认他们的身份。

只有这样,这些人才不会被埋没,他们所做过的贡献,才会公之于众,而日军昔日的罪恶,也会昭告天下。



英魂回家的志愿者们,也会继续参与后期的“寻亲”工作,研究人员也会复原他们的样貌,再进行DNA检测,为他们寻找家人。



这项工作,同时也是在确认他们是不是烈士,毕竟烈士的认定,还是很严谨的。

一旦确认,他们也会被埋葬在烈士陵园,得到妥善的安置。

群众哀悼 英雄永不落幕

在发掘现场,我们看到了感人的一幕。村民们深知发掘工作的辛苦,也纷纷加入,帮助队员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爬进5米的深坑里,用尽全力帮忙搬运。

为了防止他们被烈日晒到,还有村民自发从家里拿出工具,搭建了遮阳布。



村民们一点也不害怕,他们小心翼翼的搬运着遗骨,生怕不小心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也和81年前,帮忙安葬这些战士们的祖辈们一样。



当年的祖辈们打扫了战场,却没有能力好好安葬战士们,只能含泪让他们暂时在这里安身,如今后人接过了他们手里的交接棒,让这些战士重见天日。



现场群众,用河南话哽咽的说:“咱享的都是他们的福!”

关于他们的故事,当地人知道的还有很多,从小就是听着这群英雄的老人们念叨着帮英雄们找家,但当时的科技不足以做的,如今英雄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发掘工作告一段落,工作人员朝着战士们的遗骨,深深鞠了一躬,他们大喊着“回家!”

声音久久的回荡在现场,在场人员全都落泪了。



为了尽快帮助他们找到家人,接下来会有大量的寻亲工作,相信他们一定能找到家,他们的后人,也一定会记得他们的名字。

结语

英雄不能没有归处,他们的牺牲,也不能被历史遗忘。



他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而战,他们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只要能保住国土,就算付出生命也心甘情愿。



我们也要见证他们重见天日,见证他们亲人相聚,让他们亲自看看,自己用命换来的新中国。

来源:美丽浙江2025年4月2日《河南许昌枯井内发掘近百具烈士遗骸,当地回应:目前已开展遗骸的核查工作》
中国新闻网2025年4月2日《河南许昌发现87具遗骸 或与“三冀阻击战”有关》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