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军人的“退伍”和“退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截然不同!
不仅适用人群有规定,在晋升和之后的福利待遇上也有明显的区分!
究竟有哪些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适用人群:“退伍”vs“退役”
退伍和退役都是指军人离开军队,但具体用法不同。
退伍,一般是说在军队服役两年或三年的义务兵和长期服役的士兵、士官,服役期满后正常离队。
比如一个普通士兵当兵两年后回家,就叫退伍。
他们服役时间短,主要干基础工作,比如如步兵、炊事员。
退伍后国家不包分配,自己找工作,能领 5-15 万块退役金,还能享受免费技能培训、考学加分等政策。
退役的范围就说的更广了,军官和士官(长期当兵的人)。
简单来说,退伍是到期正常退伍,退役是各种原因离开军队。
军官可能干到退休,士官服役满 12 年能安排工作,或者拿更多钱自己创业。
而且他们的待遇更好,比如军官退休后有军队医疗保障,士官能分配到国企、事业单位,住房有公积金或补贴,考研、考公务员还有额外照顾。
另外,退伍军人通常指义务兵或士官退伍后的身份,而退役在正式文件里更常用,比如军官退役后可能享受退休待遇。
说白了,退伍军人是 “短期当兵,自己打拼”,退役军人是 “长期奉献,国家兜底”。
这两者的晋升制度也有所不同。
义务兵在部队没有晋升机会,退伍后只能在地方单位升职。
军官按年限和表现晋升(如少尉→少校),士官分初级、中级、高级,最高能当到一级军士长(享受副团级待遇)。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离开部队后的一系列福利待遇。
义务兵退伍后,除了可以领到 5-15 万退役金之外,自己创业还能贷 30 万,利息政府补一半。
看病用城乡医保,生病住院报 60%-70%,买房只能自己解决但申请公租房优先。
而军官退役,能选退休(免费军队医疗,分房或每月补 5000 元)或者当公务员,或每月领原工资 60%-80%。
士官满 12 年直接安排国企工作,不满 12 年拿 20-80 万退役金,比义务兵多 30%-50%。
看病报销比例更高,北京能报 90%,服役时交公积金(工资 12%),退伍后就能低息贷款买房。
除此之外还有额外补助,义务兵家庭每年领 1-3 万(进藏兵翻倍),军官家庭没这钱;立过功的人退役金多拿 5%-25%。
再就是,教育就业,义务兵考本科加 10 分,军官转业能直接上本科,士官考研加分。
义务兵的历史
中国义务兵的历史大致分几个阶段。
古代没有统一的义务兵役,比如秦朝规定男子 17 岁要当兵,唐朝则是让农民战时打仗平时种地,但都是临时的。
到了民国时期,1933 年政府说 18 到 45 岁男性必须当兵,可因为打仗和管理乱,很多人没真正执行。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兵役方面的管理才有了严格要求。
1955 年正式立法要求男性 18 到 22 岁服兵役,陆军当 2 年、海空军当 3 年,每年征兵约 100 万人,退伍后还要随时准备被召回。
1984 年进行了重新优化,改成陆海空都统一当 2 年兵,一直延续到现在。
中国职业军人制度的历史
中国职业军人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古代最早是子承父业的 “军户制”,明朝士兵全家世代当兵,后来唐宋时期改成花钱招兵,到了清末开始学西方建军校培养军官,但整体还不系统,也不专业。
1924 年民国时期,黄埔军校成立,专门培养职业军官。
虽说在1933 年的时候说要义务征兵,但实际还是靠招募,职业军人主要是军官和技术兵种。
新中国成立后,1955 年实行义务兵制,士兵服役 2-3 年就退伍。
1978 年才允许部分士兵转志愿兵(士官),像工厂里的技术工人一样长期留在部队。
1999 年才有了更具体的划分,士官分初级、中级、高级,明确晋升规则。
2016 年开始试点军官职业化,让军官能长期干到退休。
2019 年立法保障军人待遇,士官满 12 年能安排工作,军官工资和公务员挂钩,技术岗位的士官甚至能干到退休。
简单说,中国职业军人从古代世袭、近代招募,到现在形成 “义务兵打基础、职业军人挑大梁” 的体系,越来越专业化。
结语
其实,不管是当两年兵的义务兵,还是长期服役的军官、士官,虽然退伍后的待遇不同,但他们都有军人的共同品格:爱国、守纪律、有担当、重团队。
他们都曾为保卫国家奉献青春,愿意为国家利益放弃个人选择。而且在部队里养成了听话、守规矩、负责任的习惯。
即使退伍,也以当过兵为荣,遇到困难会主动站出来。
他们虽然服役时间不同,但“保家卫国、忠诚可靠”的军人本色是一样的,国家和社会也通过政策优待和尊重,认可他们的贡献。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