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汽车产业的新宠,其细分赛道的低速无人车已经在成都打开了物流配送、环卫清洁、安防巡逻等应用场景。记者4月2日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成都市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正征求各相关单位、有关企业及行业协会商会意见。



为车辆配备专属远程安全员

现场安全员需10分钟内抵达现场

征求意见稿明确,所称的低速无人车,又称“低速无人驾驶装备”,是指搭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标准中规定的4级及以上驾驶自动化水平的自动驾驶系统,采用无驾驶舱设计的新型运载工具。所称道路测试,是指在城市道路、区域范围内指定路段开展的低速无人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活动。所称示范运营,是指在城市道路、区域范围内指定路段开展的低速无人车商业化运营活动。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主体应符合的条件,包括:具备低速无人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试验检测或运营等相关业务能力;具备对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车辆进行事件记录、分析、重现和实施远程实时监控的能力,并按牵头部门要求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至指定的安全监测平台;具有完善的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示范运营方案;具备足够的民事赔偿能力,为每车购买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责任险,且须明确保险使用性质等。

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健全的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示范运营主体须在本地建立远程监控平台和接管保障机制,为车辆配备专属远程安全员,具备实时掌握车辆运行状态,随时接管车辆的能力;建立现场安全员网格化制度,为车辆配备现场安全员,具备10分钟内抵达现场开展现场救援、应急处理以及配合处理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定期为安全员开展培训和考核等工作,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建立风险应对机制,针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申请

“一车一线、一事一议”

在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申请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申请应按照“一车一线、一事一议”的原则开展。其中,“一车一线”是指申请主体应在道路测试或示范运营方案中明确车辆信息、经区(市)县交管部门确认的行驶路线(含转场线路)、投放数量。“一事一议”是指市级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市)县应对每个道路测试或示范运营场景开展全面的评估和审议。

征求意见稿称,开展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和示范运营活动,应遵循“安全第一、稳妥有序、服务发展、鼓励创新”的原则。从低风险到高风险、从简单类型到复杂类型逐步推进,确保风险可控。

此外,征求意见稿分别明确了安全员(包括现场安全员和远程安全员)和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的低速无人车应符合的条件。

《2024-2025 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行业销售规模已达123亿元,同比增长45%。主要场景应用的各类无人驾驶车辆销售数量约3.3万台,同比增长34%。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各类低速无人驾驶车辆的销售数量将超4.7万台,销售规模将达185亿元。到2030年,销售数量或达9.5万台,销售规模有望突破410亿元。

当前,我市正加快推动低速无人车产业发展,支持探索打造更多应用场景,规范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记者了解到,成都去年12月已就《成都市低速无人车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单位、有关企业及专家意见,为加快《管理办法》出台,本次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11日17:0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茜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