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全网都为29日晚小米SU7事故中丧生的3名女孩感到悲痛时,另一起事故却截然相反。

3月26日的上海申嘉湖高速路上,一辆载着一家四口的特斯拉和两辆大货车相撞。



先是被追尾,紧接着又被迫切入了另一辆卡车的底部,最终这辆特斯拉直接被撞报废。

从事故现场拍摄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整个车顶几乎全被压扁,玻璃全都是裂纹,铁片外翻。



如此惨烈的情况下,车内的一家四口竟然全部生还了,受伤最严重的也只是“轻微骨折”。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特斯拉是如何做到这种车辆损毁程度下还能保住车内人的性命的?



奇迹

“我竟然活下来了!”

劫后余生的特斯拉车主当时从车里爬出来时,满脑子就只剩下了这一个想法。



3月26日中午一点左右,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往浙江方向的同三立交路段正上演惊险一幕。

当时这个路段因左侧车道施工封闭,车流全挤在右侧两车道缓慢通行。

一辆粉紫色特斯拉Model 3正跟着车流龟速前行,下一秒,意外来临。



后方一辆厢式大货车以超80km/h的速度冲来,司机刹车不及,“砰”一声猛撞上特斯拉!

这一撞直接把特斯拉给顶飞了,紧接着就横甩进隔壁车道一辆集装箱卡车的底盘下。



重达8吨的卡车底盘像切蛋糕一样压进特斯拉车顶,车顶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车尾溃缩到后排座椅,车门扭曲变形,全车玻璃爆裂,轮胎飞了俩......



后来用车主的话说就是,“车直接报废,成了废铁一块。”

然而最让人震惊的是,这辆被碾成“铁饼”的特斯拉里,坐着一家四口。

事故发生后,车里的夫妻俩、婆婆还有个2岁的娃竟然全部幸存了下来。



撞击瞬间,全车气囊弹开裹住乘客,后排的孩子因安全座椅仅仅只是擦破了点儿皮。

即便是大人受伤最严重,送到医院检查后也只是轻微骨折。



连这辆特斯拉的车主事后都在社交平台发视频感慨,言语间都是庆幸和惊喜。

“我看完行车记录仪腿都软了,真的庆幸家人都平安,更感谢这辆车!”



网友纷纷调侃,“这家人上辈子拯救过银河系吧?”

毕竟,撞击最狠的主驾后方正是孩子的座位,而特斯拉内舱没塌,硬扛住了卡车底盘的碾压。



这次事故让特斯拉的安全设计成了焦点,说是奇迹,但明眼人都懂,肯定还是车足够靠谱。

根据官方数据和网友扒出的更多细节显示,特斯拉的确挺“硬核”。



从车身结构上来看,钢铝混合材质,关键部位A柱、B柱用上了屈服强度超强的热成型钢。

B柱甚至能扛住4.5倍车重的压力,这简直就是妥妥的“钢筋铁骨”。



同时车身前部吸能区把撞击力分散到非核心区,乘员舱稳如铁笼,车门还能正常打开逃生。

更关键的是,车都成废铁了,电池居然没起火冒烟,全靠电池包纵梁和门槛加强保护。



有网友对比其他品牌事故后起火案例直呼,“这要换成某些偷工减料的车,怕是要变烤箱了!”

这起事故让特斯拉的口碑再次上升了好几个度,可同时却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该不该盲信?

虽然最近全网都被小米SU7刷屏,但其实,特斯拉已经是老牌的“车圈顶流”了。



有人把它奉为“钢铁侠战甲”,也有人因它陷入过致命危机,特斯拉的口碑似乎两极分化。

如果只看那些驾驶特斯拉发生意外后顺利逃生的过往案例的话,特斯拉的安全性确实“顶”。



深圳暴雨围墙倒塌压住4辆车,唯独特斯拉Model Y依然坚挺。



还有同样发生在3月的湖北杭瑞高速上的另一起交通事故中,特斯拉也让人惊叹不已。

当时也是暴雨天,驾驶着特斯拉在高速上行驶的车主一时犯困,不小心撞到了路边护栏。



发生碰撞后车子直接起飞还在空中翻转了两圈才砸地,车身也是损毁严重。

可当交警赶到现场时,竟看到司机还安稳坐在车内几乎毫发未损,后面还能开车下高速。



甚至林志颖撞车后都还选择继续开特斯拉,主打一个“撞过才知真香”。

这一系列的幸存案例都让大众对于特斯拉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不断加深,甚至几乎要“神化”。



可那么多的意外,不可能都这么“幸运”,事实上特拉斯收到的投诉也不少。

过往就有过特斯拉车主亲自去到车展现身,控诉自己购买的特斯拉刹车失灵要求赔偿的案例。



而去年成都某小区,还曾发生过特斯拉起步就压死人的惨案。

当时司机因为因A柱和引擎盖盲区加上低头玩手机,碾压了蹲在车前的5岁女童导致死亡。

更扎心的是,特斯拉360度监测和行车记录仪全程静默,被家属怒告“虚假宣传”。



除了硬件设施的“虚假宣传”,特斯拉也同样因为自动驾驶功能陷入过舆论风暴。

今年2月17日,发生在温州瑞安塘的一起惨烈车祸,就暴露出了特斯拉备受质疑的不足。



这辆特斯拉是在撞上公交车后偏离了路线,最后和停在路边的一辆小轿车发生二次撞击停下。

事故最终导致车内的司机钱某重伤,副驾驶位的陈某当场丧生。



据钱某所说,撞上公交车完全是因为车辆突然速度失控,他一直在拼命控制还是没有阻止。

类似惊险的一幕还在去年11月广东的一条高速道路上出现过,同样是特斯拉速度失控。



这些案例中特斯拉几乎都是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突然失控,被车主质疑和自动驾驶功能有关。

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曾经把车内安装的辅助驾驶系统FSD当作卖点大力宣传。



但这一功能似乎并没有得到美国市场监管人员的认可,他们认为自动驾驶存在很大隐患。

这么多的“实战”案例表明,车身硬虽然能保命,但再牛的设计也架不住“人车配合掉线”。



结语

每一次的意外都该起到警示的作用,庆幸人没事的同时行业也该反省自身。

无论是哪种汽车品牌,都该明白,比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安全保障。



身为驾驶人也要时刻谨记,任何时候都不要掉以轻心,轻易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系统”。

毕竟,“钢铁战甲”再硬,我们终归不是“超级英雄”,安全意识依然要放在首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于:【新京报】【观察者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