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账报表多、工作任务重”,曾几何时,这样的难题困扰着不少基层工作者。如何让基层从重复填报、多头报送等问题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
去年,成都市瞄准“报表”类问题,开发“报表通”系统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使用”“一类数据、多维应用”。
推广数月后,“报表通”成效如何?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目前,市级有关部门下发基层报表数量压减50%,填报数据项实际压减61%,447项数据可实现带数下发。
解决“台账报表填报多”
成都“报表通”为基层减负松绑
“报表通”减的是报表,通的是数据。数据烟囱、信息孤岛被打破之后,社会治理效能也得到了提升。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台账报表填报多”问题,从2024年开始,成都市持续推动“报表通”在全市范围内拓展扩面,统一功能架构、数据载体、数据标准,同时打通数据横向纵向交互通道,解决“数据壁垒”“数据烟囱”等问题,避免同类报表多部门多行业重复填报。
“减存量”“控增量”是关键。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工作、政法、机构编制等部门对拟下发报表开展准入审核,下发报表全部纳入‘报表通’流转。同时,相关部门对照负面清单,清理‘两超’(超过职责范围、能力范围)类报表,优化整合‘汇总’‘台账’类报表,规范‘留痕’类报表。”
此外,为避免各级各部门随意向基层要数据,规范报表制发和数据回收流程,成都制定基层报表准入审核管理办法,“各部门拟下发的增量报表需先在数据仓库进行比对,已有数据直接在‘数据超市’中取用,新增数据经审核后再向基层精准补填,支撑部门‘从系统取数据’,减少‘向基层下报表’。”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细节是,“报表通”系统还开发了数据预填、字段勾选等“傻瓜式”操作功能,推动填报工作从“填”到“选”,降低采数填表负担。目前,各部门报表中已掌握的数据全部预填完毕,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干部少填表”。
▲新津区花源街道柳河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报表通”系统
从120张压缩到30张
让基层不再做“表哥”“表姐”
“‘报表通’推广应用后,几乎减少了我们90%的工作量。”武侯区浆洗街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运行维护部部长石刚告诉记者,浆洗街街道共有残疾人2476人,位居全区第一,残疾人帮扶就业成为基层的重要工作之一。
“此前,我们在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中面临着不少难题。”他表示,一是残疾人失业情况获取难,主要依赖网格员的走访摸查,数据不权威;二是企业残疾人用工需求获取难,即便有残疾人需要就业,也无法精准匹配企业。
这样的情况,在去年有了改变。武侯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数据资源部部长唐艳告诉记者,去年,“报表通”在武侯区进行推广,相关部门通过系统将市级的数据向基层进行回流,例如持证残疾人数据、失业人员联系回访表等,“我们通过数据的融合对比,筛查出失业残疾人230名,进而实地确认他们的技能特长、期望工作类型等信息。”而在过去,基层获取这些信息需要实地摸排两千余户居民。
不仅是社区居民,还有辖区内的企业。“在成都市开展‘进解优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都开设了残疾人就业岗位,但迟迟招不到人。”唐艳说,为此,街道将企业社保缴纳人数信息表、残疾人用工企业清单等区级回流数据进行融合比对,测算出有残疾人用工需求的企业31家。
企业有岗位,居民有需求,街道牵线搭桥,两者一拍即合。目前,街道已帮助15名残疾人就业,预计可为企业每年减免残保金约150万元。
这样的事情也同样在成都市新津区花源街道柳河社区上演。柳河社区共有8名工作人员,9名网格员,2022年,社区每月平均要填120多张报表,“表哥”“表姐”是柳河社区副书记唐敏对自己和同事的“戏称”。
“填写短则数十分钟,长则半天,有时报表要得着急了,还需要加班,很多业务工作只能堆积到第二天处理。”唐敏提到,“2022年‘报表通’在新津区试点推广后,社区就可以将统计的信息在系统上汇总,市、区级部门能够直接获取的,就不再下发报表任务,现在每个月我们基本上只需要填写约30张表格。对我们自己的业务工作而言,这些报表的信息也能汇集到系统的数仓中,由原来的‘一次性’变成了动态更新、随取随用的‘资源’。”
社区工作人员从“填表员”回归“服务员”,免于重复劳动,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进一步解决群众诉求、壮大集体经济。
▲华阳街道安公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报表通”系统
深化推广应用、控制报表数量、优化系统功能
未来成都还将这么做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跨部门综合监管、医保精准参保……“报表通”的应用,让基层减负、居民受惠、企业增效,而成都的步伐还不止于此。
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成都持续推动“报表通”推广应用拓展扩面,“例如,组织有关部门丰富数仓数据资源,新增上架市级部门数仓数据资源56项,更新回流数据20项共30余万条。同时,还组织报表注册报审流程和‘报表通’系统操作使用专题培训,组织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培训,拓展培训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该负责人还表示,将持续优化“报表通”系统功能,实现基层爱用,“例如,优化系统操作流程,解决共性问题,提升系统平台的易操作性,同时加强‘报表通’移动端适配改造,提高数据填报质量,真正让基层感到易用好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报表通’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协助省级部门开展‘报表通’全省推广。”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将严格落实基层报表准入审核制度,“落实镇(街道)、村(社区)报表准入审核管理规定,通过及时公布正负面基层报表清单、全方位加强基层宣讲等方式,持续从严控制下发基层报表数量,让更多基层工作者从重复填报、多头报送等问题中解脱出来。”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