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李宁,曾经凭借体操绝技书写奥运辉煌,如今却因品牌设计的失误屡次成为舆论焦点。



从2022年秋冬系列被批像“侵华日军服装”,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龙服”吸汗性能差到让国乒队员频繁拉裤子。

李宁这个曾经闪耀的品牌为何变成了争议不断的“烫手山芋”?



这位以实力闯天下的体操王子,带着国产运动品牌走向世界,却在文化敏感和产品质量上接连遭遇挫折,市值蒸发2000亿,股价大幅下滑,消费者信任岌岌可危。

这不仅是设计上的失误,更是品牌与公众情感之间的脱节。



李宁身上的传奇光环依然存在,但品牌的道路为何如此坎坷?

从体操场到商业舞台,他用汗水铸就了辉煌,却也因细节问题让人叹息。

这件事戳中了国人对国货的情感期待,同时也揭示了李宁在市场浪潮中寻找平衡的不易。



从体操王子到商界巨头,李宁的人生起伏

李宁这个名字对中国体育迷而言,就是一段活着的传奇。

62岁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在体操场上翻飞跳跃的少年,但他的故事依旧令人热血沸腾。



出生在广西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小时候的李宁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什么“王子”。

父母希望他学点艺术,但他6岁时在操场上看到别人翻跟头,回家就铺开被子练习,摔得鼻青脸肿也不停歇。

家里发现这孩子有股韧劲儿,索性将他送入广西体操队。



教练一眼看中了他的天赋:个子小,灵活,爆发力强。

从绑沙袋跑步到吊环挂铁块,他咬牙苦练,10岁便拿下全国青少年冠军,17岁进入国家队,彻底打开了体操之路。

1980年代,他是世界体操界的“重磅炸弹”。



洛杉矶奥运会,他一人独揽3金2银1铜,为国家队贡献了近20%的奖牌。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不仅夺奖无数,还改变了比赛规则。

欧美选手依赖蛮力,而他则依靠协调与灵巧,动作美如艺术,连国际体联都被震撼,将“吊环李宁正吊”“双杠李宁大回环”写入教科书。



从此,体操增添了东方韵味,中国队也因此崛起。

可惜,1988年汉城奥运会,他摔倒了。



吊环没抓稳,跳马失败,伤病缠身的他空手而归。

回国后,骂声如潮,有人说他丢了脸面,家里甚至收到刀片。



他心中满是委屈,却没有倒下,妻子陈永妍陪伴他度过低谷。

这次跌倒,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体操的李宁,决定换一个赛场试试。

健力宝老板找他帮忙,他没有急着答应,而是先当助理学习门道。



两年后,他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创立了李宁品牌。

当时,国产运动品牌谁会看得上呢?



他跑工厂、改设计,妻子卖掉美国学校的资产支持他,硬是把品牌撑了起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点燃火炬的那一刻,全世界为之轰动,第二天店里鞋子衣服销售火爆。



从此,李宁成为国货骄傲,店铺开到国外,年轻人穿上倍感自豪。

谁能想到,这块金字招牌近年却频频出错,摔得比汉城那次还要疼。



2022秋冬款:从“逐梦行”到“挨骂行”

2022年,李宁举办了一场名为“逐梦行”的时装秀,本想展示秋冬新品,结果却变成了“挨骂行”。

一款军绿色服饰,帽帘造型怪异,网友一见就炸了:“这不是侵华日军军服吗?”



舆论瞬间发酵,股价盘中暴跌13%,市值蒸发上百亿。

电商总经理冯业站出来解释,说灵感源自中国古代笠型盔,意在体现传统文化。



但这种说法又有几人信服呢?

网友直接反击:“你是推卸责任还是糊弄人?”

骂声不断,李宁赶紧发布道歉声明,承认设计引发困惑,承诺加强文化传达。



然而,这起事件伤害的不仅是股价,还有消费者的心。

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李宁聘请了一位日籍高管钱炜负责设计。



此人之前在日本品牌工作过,履历不错,却偏偏在这次事件中犯错。

网友扒出他的身份,质疑李宁为何让日本人操刀这样敏感的设计。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是故意为之,但“日籍高管+军服风设计”这样的组合,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品牌追求国际化没错,但在文化敏感性上,李宁显然警惕不足。

结果呢?

消费者不买账,抵制声浪一波接一波,硬是把“国货之光”推向舆论漩涡。



2024巴黎奥运会:龙服变成“拉裤服”

时间来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李宁再次陷入麻烦。

中国乒乓球队穿着的“龙服”,原本是为了展现国风,结果却变成了笑谈。



比赛中,队员们频频拉裤子,吸汗性能差得离谱,网友调侃:“这是龙服还是拉裤服?”

有博主爆料,衣服紧贴皮肤,热得如同蒸笼,与对手清爽的运动服相比,差距明显。

李宁急忙回应,称服装经过多次试穿,得到了国乒教练和队员的认可。



然而,这样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比赛画面摆在眼前,谁还会相信“试穿没问题”?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再次引发热议。

有人指责李宁质量下滑,有人批评设计不够接地气。



尽管这次风波不如2022年那次严重,但品牌形象无疑再次受损。

奥运会是国货展示的大舞台,李宁却未能抓住机会,反而让安踏、特步等竞争对手占了便宜。



财报数据同样令人痛心,2024年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下降21.58%,市值从巅峰蒸发2000亿。

反观安踏上半年营收增长13.8%,特步稳步前进,李宁在这波竞争中明显落后。



李宁的痛点:从信任到质疑

这几年,李宁品牌为何从国货骄傲沦落为争议不断的“问题儿童”?

根本原因在于设计和质量未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2022年的“日军服”风波,暴露了文化敏感性的短板。

2024年的“龙服”事故,又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加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年轻人对国货要求更高,李宁似乎有些迷失方向。



过去,大家购买李宁是因为情怀加持,现在呢?

情怀还在,但信任已失。

网友抱怨:“花钱买你的衣服,不是让你给我添堵的。”



再说说李宁本人。

62岁的他,精神状态依然很好,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家庭幸福美满。

63岁的妻子陈永妍气质出众,儿女双全,2024年他还赚了30亿,鞋子销量达到1000万双。



可是,品牌这摊事儿,他还能管得住吗?

有人认为他退居幕后太早,有人觉得他应该更加关注设计和质量。

毕竟,这个品牌是他一手打造的,摔了多可惜。



李宁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李宁一次次的失误,让我感到十分惋惜。

体操场上的他,那么拼搏那么稳健,怎么到了商界就屡屡出错呢?



2022年的设计争议,难怪网友生气,文化这东西不能马虎,尤其对于国货而言,民族情感是根基。

2024年的龙服事件,更让我觉得李宁需要认真反思质量控制。

奥运会这么重要的场合,衣服出现问题可不是小事,而是砸招牌啊。



不过,我也并不认为李宁已经无药可救。

他从体操场上的跌倒都能站起来,商界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关键是要找准方向,不要盲目追求国际化。

文化要牢牢把握,质量要过硬,设计要贴近大众。

【信息来源】华尔街见闻2025-3-28

观察者网2024-8-7

新浪财经2022-10-2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