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承载着80、90后的时代回忆。特别是其中的2元纸币,作为最后一张2元面值的纸币,想必不少人手中都还留存着。



自2018年第四套人民币正式退市后,它的收藏价值不断攀升。

目前,全新品相的第四套人民币2元纸币,市场价格大约在10- 50元,属于收藏领域的入门级品种。



然而,有一种特殊的错版币,价格却能直接翻上几百倍,甚至高达上万元!

今天带大家瞧瞧,第四套人民币里那些因“错误”而身价倍增的2元纸币。

什么是错版币

错版币指的是因设计、制版或者印刷环节出现失误而产生的稀有纸币,常见类型有福耳、裁切、漏印、位移等等。



错版币在印出后一般都会被销毁,能流入市面的数量极其稀少,所以收藏价值颇高。

因其存世量极低(常常只有个位数),具有不可复制性,再加上收藏市场“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一旦流入市场,便会引发激烈竞拍。

错版币类型

「漏印错版」:因印刷过程中的技术故障或操作失误,致使部分图案、号码或文字缺失。漏印面积越大、位置越关键,市场价值就越高!



2024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张1980年的2元漏印币(评级为66分),以1.08万港币成交,创下同类纪录!

这张纸币正面流水号冠号后仅印了2个数字,正常情况下应该是8位数字。这种数字不完整的“漏号币”,因辨识度高,深受藏友们的热烈竞拍。

「福耳错版」:这是一种因多出“耳朵”而价值翻百倍的错版币类型。通常是在印刷时,纸张折叠或裁切不规则,导致边缘多出一块不规则图案,因其形状类似耳朵,故而称作“福耳”。



2022年在广东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张未评级的1980年2元福耳错版币,以1.84万元成交。

该纸币右上角多出两个角,且未印图案和颜色,十分罕见!品相一般的都能拍出此价格,要是品相上佳的评级币,价值想必会更高。

「裁切错版」:裁切是纸币印刷中极为精细的环节,但因机器调校不当或偶然因素,部分纸币可能出现裁切歪斜或部分区域缺失等情况。



2025年香港的一场拍卖中,一张1980年的2元裁切错误币,以1.32万港币成交。

这张纸币上半部分裁切歪斜,甚至还有部分印刷区域缺失,也正因这些“缺陷”,最终被收藏家高价收入囊中。

除上述类型外,错版币还包含漏墨、复打等多种类型。要是你手中也有错版币,一定要保存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