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价格暴跌80%,背后原因大揭秘

多年来,一直坚挺昂贵的钻石,这两年突然崩盘,被中国制造改写命运,钻石所承载的爱情故事也讲不下去了。

“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可不是开玩笑。最近,合肥一位大姐满心欢喜地拿着自己十多年前花18000元买的钻戒去回收,结果老板开价180元,人造的浪漫竟跌成白菜价。钻石的贬值率,不说有99%,也得有98%。

一个十分的碎钻,商场要价1万多,可实际上,价值基本就跟几个废啤酒瓶差不多,昂贵的智商税,没人愿意再买单了。这场持续了130多年的骗局,直接被河南人打破。

谁能想到,河南的一个小城,竟掀起一场钻石革命,让高高在上的钻石价格一夜之间跌落神坛,还吸引无数外国人疯狂抢购。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里的人造钻石不仅品质媲美天然钻石,价格却亲民得让人怀疑人生,只要天然钻石价格的1/20。这座小城叫柘城,它正用白菜价的钻石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让西方企业直呼:“我们还能卖给谁?”

过去几十年,钻石一直是奢侈品市场的宠儿。然而在过去一年,有证书的钻石价格下跌了35% - 40%,不禁让人怀疑,钻石的高价神话是否正在破灭。数据显示,国际钻石交易所钻石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达到158的历史峰值后,一路下跌至目前的110左右,创下近5年新低,跌幅约达30%。

全球多国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人造钻石的崛起,也对天然钻石价格造成冲击,现在一半以上的顾客都选择人造钻石,这和以往大不相同。比利时钻石交易所联合会理事弗莱施德格表示,两年前,人造钻石比天然钻石便宜40%,后来便宜60%,今年更是便宜70% - 80%,甚至99%。弗莱施德格还预言,未来在超市买肥皂,说不定都能送你一颗钻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经典广告词,让钻石成为无数少女心中爱情的象征。以戴比尔斯为代表的国际钻石巨头,长期垄断钻石供应市场,使得零售市场上的钻石价格高得离谱。以前,一克拉钻石价格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而且钻石体积越大,价格呈几何级增长,让人望而却步。

可如今钻石的情况不太乐观,根本原因是年轻人不再把结婚就得买钻戒奉为真理,都觉得“谁买大钻石,谁是大冤种”。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呢?

都说物以稀为贵,以前钻石确实比黄金还贵重,这可不是吹牛。今年8月21日,加拿大卢卡拉钻石公司宣布,卡肉片矿场挖出一颗2492克拉的钻石原石,是世界第二大钻石原石,预估价值高达4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85亿元,真可谓贵超黄金。大家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里的“海洋之星”吗?也就是被称作“希望蓝钻”的那颗,堪称最漂亮的钻石之一。1947年,珠宝商海瑞温斯顿以110万美元巨款买下它。

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戴比尔斯把地球上一种小而坚硬的普通矿物,变成了无价之宝。200多年前,因为技术问题,钻石确实稀有。但后来全球陆续发现很多钻石矿,储量超过25亿克拉,钻石的稀缺性荡然无存。于是,戴比尔斯搞起垄断,把全球90%的钻石资源收入囊中,不仅严格控制每年产量,还巧妙地把钻石和爱情绑定,就这样收割了全球新婚夫妇上百年的智商税。那句广告词,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语,同时也被指责为20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

除了营销上狂轰滥炸,戴比尔斯在供应链和认证体系上也做得滴水不漏。早在1934年,戴比尔斯就在伦敦创立著名的CSO体系,只有加入这套体系,才有资格做钻石生意。在全球范围内,只有125家经销商有资格签约,这些经销商实力雄厚还听话,被称为“钻石125”。

戴比尔斯掌控了几乎所有钻石会员,这就好比全世界都要吃米饭,可只有它这儿能生产大米,卖大米的还都是它的亲戚,想不挣钱都难。大家一边骂一边掏钱,最终把这家公司捧成了合法的垄断者。

直到1998年,一份名为《暴利的买卖》的报告,揭露了这门生意光芒背后的血腥。报告指出,很多钻石是南非当地居民在军阀胁迫下开采的。手无寸铁的非洲居民在矿坑中日夜淘沙,哪怕私藏一小颗都会被当场枪决,枪口下的血水混成泥水,继续流到矿坑里,冲刷掉了钻石的美好和纯洁。

以“血钻风波”为导火索,随着一个又一个新矿被发掘,戴比尔斯的商业神话开始动摇。其所控制的全球钻石比例,20年里下降了49.2%。但资本关于钻石的营销骗局并没有消失。

几十年后,一家公司在中国重演了戴比尔斯当年的辉煌,它就是迪阿股份旗下求婚钻戒品牌DR。他们策划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浪漫营销,购买者只能是男性,必须签订真爱协议,凭身份证一生只能定制一枚求婚钻戒。乍一听,你以为是在守护至死不渝的爱情,可实际上只是资本营销的一环。一份永不变质的感情在今天有多稀有,DR的品牌溢价就有多高。

同样是0.5克拉的钻石,DR的售价要比竞品高出七八千元,毛利率高达70%。哪有什么美好的真爱童话,背后全是生意。只不过他们忽略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好骗了。

谎言被戳破后,自从中国盯上钻石,它的价格就开始一降再降,身份也一跌再跌。其实,钻石全球储量惊人,高达25亿克拉,地球人手一颗都没问题,稀缺神话不过是西方巨头的天价阴谋。

早在1870年,南非发现大量钻石矿后,以戴比尔斯为首的钻石巨头就凭武力拿下全球钻石近90%的垄断资源,而后每年严控钻石流量,营造稀缺假象,还邀请玛丽莲·梦露等明星代言,成功将钻石与爱情捆绑,正式开启天价之路。

不过,在中国制造面前,天然钻石不过是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人工培育并非不可能。2019年,中科院率先突破钻石培育技术,后来河南柘城成为试点,开始量产培育。

《2024培育钻石产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近3000万克拉,中国占比超70%,是最大生产国。河南柘城这个18线小城,更是以一己之力产出400万克拉,成为“世界钻石之都”。

提起河南柘城,很多人可能一脸茫然。这个隶属于商丘市的小县城,乍一看并不起眼,名字都有些陌生。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城,短短几十年间,凭借人造钻石产业一跃成为“钻石之都”。在柘城,所谓的人造钻石,学名叫培育钻石。这些钻石不仅光彩夺目、硬度惊人,与天然钻石相比几乎以假乱真,更重要的是,价格只是天然钻石的零头。

柘城能成为“钻石之都”,靠的可不只是运气。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关键因素,柘城拥有丰富的金刚石矿产资源,而金刚石正是制造人造钻石的核心材料。柘城人造钻石产业的崛起,还得从一个叫冯金章的人说起。

上世纪80年代,这位金刚石研究领域的工程师在外小有成就,但他放弃高薪工作,应家乡之邀毅然回到柘城。冯金章创办了柘城第一家金刚石工厂,拉开当地人造钻石产业的序幕。

可以说,他的回归不仅带来技术,更带来希望。从这家工厂开始,柘城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越来越多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背后是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从零开始,用几十年时间走出一条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出口的逆袭之路,堪称40年磨一剑。

随着科技进步,培育钻石生产技术今非昔比,从最初缓慢生长到如今快速成型,生产周期大幅缩短,质量控制也更严格。现在每一颗人造钻石品质都能媲美甚至超越天然钻石。柘城的钻石企业在技术上也下足功夫,从设备制造到切割打磨,每个环节都追求极致。先进的切割技术让钻石更加闪耀夺目,高科技检测手段确保每颗钻石都符合国际标准。这些技术让白菜价的钻石拥有顶级奢侈的质感。

培育钻石的魅力不仅征服国内消费者,还在海外市场引发抢购风潮。以本地高端品牌“柘光”为例,这个品牌不仅在国内热销,还远销海外。2024年,柘城的钻石海外订单比去年暴涨10倍。

为买到这些高性价比的钻石,很多外国消费者煞费苦心,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销售商,甚至直接跨境代购,可见柘城钻石吸引力之大。毕竟,天然钻石动辄上万元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柘城的培育钻石价格亲民如白菜价,还能满足市场对品质的高要求,谁能拒绝这样一颗闪闪发光的平价钻石呢?

据权威检测,中国培育钻石在光学、化学、物理等特性上与天然钻石别无二致。至此,国产钻石正式走向市场,以“柘光”为代表的中国钻石品牌开始落地生长。据披露,自2024年11月末,其在淘宝、京东官网的关注人数已达20万人次,日均专属咨询及定制量接近千人,总交易额突破8位数,尝试大克拉的客户订单甚至已排到两个月后。

其实,昔日天然钻石一克拉动辄10万元。探寻“柘光”具体价格,虽没有想象中跌破300元那么夸张,但因其追求VVS级净度、D级颜色、3EX切工的高端品质,一般一克拉价格在8000元左右。这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想要体验“鸽子蛋”可能还有难度。

因此,不少美西方珠宝商开始煽风点火,说中国制造下场只是想把钱赚进自己口袋。他们这么说,其实就是眼红市场蛋糕被瓜分。由于国内外实时沟通问题,一些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客户,普遍托中国亲友联系“柘光”官网专属顾问,以求定制大克拉特制款式。

一些外国珠宝卖家看中中国钻石性价比,甚至通过外贸公司联系“柘光”,希望长期进货。面对培育钻石更可控、更能满足私欲的情况,迪拜奢侈珠宝商甘斯詹姆斯的创始人透露,一位印度富豪每年花费超50万美元,从他那定制个性化培育钻石饰品用于收藏观赏。

一叶知秋,连顶级富豪都看好培育钻石,其实已反映出钻石市场的悄然变化。据统计,培育钻石的需求已从5% - 10%转向80% - 90%,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中国不仅产量第一,工艺水准也吊打其他国家。

眼看着国际钻石价格被中国制造打下来,戴比尔斯坐不住了。2015年,它把广告语改成“真实是稀有的,真石才是钻石”。为打击人造钻石,戴比尔斯甚至花4000多万美元,煞费苦心地研发人造钻石鉴定仪。很多人误以为培育钻石就是假钻,其实它就是货真价实的钻石。

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修改钻石定义,去掉“天然”一词。从科学角度说,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没任何区别,都是钻石。打个比方,冬天院子里的冰和冰箱里的冰,让专家去鉴定,恐怕CPU烧干了都分不出来。如果非要说不同,培育钻石可能比天然钻石更纯净,但凭什么价格能差10多倍?这不是纯坑人嘛!

而且钻石不像鞋子、包包能买个品牌溢价,因为钻石太小,没地方印Logo。这就跟消费者花钱买奢侈品一个道理,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是什么牌子,那钱花得就没意义。光这一点,钻石就输得很彻底。

没啥稀缺性,又没有品牌属性,造就钻石另一大致命弱点——没有回收价值。以前资本拼命把钻石和爱情划等号,现在报应来了,没人喜欢“二手爱情”,钻石二级市场也被他们亲手堵死。钻石就是一锤子买卖,价格早晚得崩,这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就连钻石巨头戴比尔斯也高傲不起来了。戴比尔斯销量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利润骤降60%以上,不得已将主流产品打6折。以前卖到2400美元一克拉的高价钻石,如今已降到850美元,价格足足下降65%,但还是没什么人买。

据彭博社报道,全球最大天然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在美东时间12月3日,将二级市场上销售的毛坯钻石价格下调10% - 15%,幅度之大历史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戴比尔斯首次降价,2024年1月,原钻价格便已下调约10%。然而,受伤的不只是戴比尔斯,整个钻石市场都开始萎靡不振。随着培育钻石技术不断进步,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降,说不定以后买肥皂真有可能送钻石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