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知识产权法庭三楼东侧的窗台上,阳光透过青苹果竹芋的叶片,洒下斑驳光影,金边虎皮兰舒展的叶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盆蓝雪含苞待发。这里是副庭长贾娟的办公室,也是她的“精神氧吧”。她常说:“养植物和审案子一样,急不得。根扎稳了,花自然会开。”
十八年光阴流转,贾娟手中的法槌敲响过上千次。从青涩书记员成长为知产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她始终保持着这份“植物般的初心”:向下扎根,汲取知识的养分;向上生长,托举创新者的“春天”。
在时间的刻度里,解谜破局
2006年,贾娟进入法院工作,从此与知识产权审判结下不解之缘。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疑难程度高,但她主动选择接受挑战。十八年来,她亲历了知识产权审判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手中的法槌点亮了无数创新者的光。
2022年,一起“眼科医疗设备”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让贾娟印象深刻。被告的谎言几乎天衣无缝:产品实物与官网宣传图片相差无几,公证书齐全,甚至有证人出庭作证。
如何破局?贾娟决定从“时间的刻度”溯源而上。后经查证,芯片的生产日期明显晚于治疗仪底板的出厂日期。以产品的生产流程分析,通常出厂日期的底板标签贴附步骤是治疗仪设备的最后一道工序。怎么芯片还没生产,治疗仪就制作完成了?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偷梁换柱”伪造证据的事实漏出了马脚。
面对疑点,被告公司无法作出合理说明,且经法院再三释明,仍拒绝承认存有相应的伪造行为,并试图以各种理由开脱责任。对此不诚信行为,贾娟与合议庭其他成员讨论后,对于被告公司和证人存在伪造证据且情节恶劣的行为,分别处以60万元、5万元罚款。后来,这起案件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周年100件典型案例,是其中少有的司法惩戒案件。
保护科技创新,严惩侵权假冒,法院永远是创新者的盾牌。回忆办理这起案件的心路历程,贾娟没有想过获评荣誉,只想着一定要严谨细致,把办案看做解方程,把证据链编织得更加严丝合缝。
十八年来,贾娟长期耕耘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审理了许多新类型、疑难复杂的案件,先后有多篇案例入选最高法院公报案例、最高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第四届江苏省审判业务专家”“江苏省首批知识产权骨干人才”等证书也静默述说着她的坚守。
在最高法院拾级而上,登高望远
2024年年初,北上挂职前夕,贾娟在儿子的书桌前徘徊良久。面对一纸调令,贾娟的心中有惊喜、激动、期待,但也难免焦虑彷徨:最高法院挂职学习机会难得,可家里还有个高考冲刺期的儿子需要母亲在旁陪伴。
哽咽的话语却被家人轻轻接住:“去吧,家里有我们呢。”家庭的支持,让她带着使命北上。最高法院的皂角树抽出新芽时,贾娟投入了忙碌中,这一忙,就是近400天。
这一年,她参与审理多起重大知产案件,也更加深刻领悟到了“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深意。在这里,她愈发深刻感受到,每个判决都可能影响行业走向,影响创业者的信心。
贾娟把在最高法院挂职的经历视为职业生涯一次“质”的飞跃。十八年来,她见证着知产案件的类型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对法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习的新领域、掌握的新知识越来越广。最高法院这一年的经历更是打开了她看问题的视角,“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叙事落到了每一份案件的考量中:一次公正的司法可以为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解绑,为“从0到1”的原创者撑腰。
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创新生态。在北京期间,她也时常会想起苏州法院办公室里的那盆蓝雪花——初心当如花朵般纯粹坚韧。
在“小森林”中畅享绿意人生
审判席上的贾娟是严谨的法官,回到家则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看多了被告席上痛哭流涕的忏悔,贾娟经常告诉孩子们,“走正路,走慢一点没关系,总会越来越好的。但是走了歪路、邪路,即便能够风光一时,但是这一生终究是要吃亏的。”儿子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多了对法律的信仰以及鉴别是非的能力。女儿在咿呀学语之际就嘟囔着,长大要像妈妈一样,当个法官,惩恶扬善。
对此,贾娟只是温柔一笑,孩子只要走在光里面,做什么都好,快乐就好。
工作之余,贾娟喜欢养护绿植,家里阳台上、卧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从活泼鲜亮的长寿花到轻盈自由的金边翡翠吊兰,从如意皇后吉利红到散发红酒香的石斛兰,她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小森林”。这里是她的“情绪充电站”,开心的时候看看,满眼欢喜,疲惫的时候看看,这些生机勃勃的植物仿佛也在为她加油打气,元气和幸福感就都回来了。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贾娟翻了很多遍。她常常提起里面的一句话,“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在贾娟心中,植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值得被珍惜的。
在办公室里,有一盆蓝雪花,那是贾娟最喜欢的植物之一。每当蓝雪花盛开时,她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蓝雪花的花语是坚韧和率真,这正如同我们在司法工作中所需要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平日里,贾娟还喜欢翻翻小说。年少时阅读的一本小说里的台词让她记忆良久,“只要天地间还有这样的景色,生命就很可贵。”这样温情的色调也是她的性格底色,暖暖的,却也坚实有力。
最高法院挂职结束后返程之际,书记员拽着她的衣角不松手,直呼“舍不得”。贾娟还纳闷呢,这个小女生只跟了自己两个月,工作中对她也蛮严格的,怎么就舍不得了呢。
或许温暖本就是种渗透的过程。就像贾娟,总是在不经意间感染他人,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