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友商都实现了上市即上量交付,乐道L60在上市后还需要将近3个月的时间进行产能爬坡,在现在这种环境下,乐道不担心会重复蔚来ET5参数图片)交不出车导致大量退订的情况吗?”2024年9月中旬,乐道L60正式上市前的一次小规模沟通会上,我对时任乐道总裁艾铁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时艾铁成给予我的回应是:“中国用户购车需要数个月的决策,我们也可以多生产一批车辆,晚点上市实现上市就大批量交付,但我们觉得还是要早点上市,给用户更多的考虑时间。”

此后,乐道的故事就让人耳熟能详了,L60上市后看似良好的订单表现让艾铁成喊出今年3月交付不到2万辆就下课的“豪言”,到了3月,乐道的月交付量不及5000辆,艾铁成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4月2日,艾铁成在乐道APP中发文宣布离开乐道。



客观来说,从去年5月15日首次发布品牌、亮相产品,到9月19日产品正式上市,乐道和L60的确展现出了不错的竞争力:超大的空间、蔚来第二品牌的光环加持、不错的配置水平、以及Baas后可预期的高性价比,都让乐道L60收获了不错的关注度。

此外,乐道的上市会效果极佳。我至今仍记得,一位乐道友商的中层管理人员全程在线观看了这场超过2小时的上市会,实时和我沟通这次上市会的闪光之处,并直言要在第二天的汇报中向高管团队强力推荐这场上市会的形式。而时至今日,乐道上市会上生动形象的宣传片已经成为友商模仿的对象。

但乐道L60最终还是出现了不及预期的情况。

9月中旬,我接连数次来到乐道门店,这款新车得到了用户的重点关注,为数不多的展车被团团围住;至交付前,预定金用户试驾也需要提前预约,部分门店试驾“一位难求”,这些迹象都在表明,艾铁成此前的“订单的确超出预期”,可能并不是虚言。

3月中旬时,艾铁成曾总结了两个乐道L60不及预期的原因:一是产能准备不足,交付时间过长,以致于无法满足用户在去年底拿到新车、享受新能源置换补贴的最后红利。“去年临近12月底的时候很多用户等不了,我们准备不足,很多订单流失了”;第二则是产能不足造成的“次生灾害”,导致市场信心不足。



其次,作为乐道L60的车主,我曾不止一次被问及“这是什么车?”、“这车是蔚来?”、“蔚来换标了?”相较于已有10年历史的蔚来品牌,乐道仍是一个车市的新人,在去年5月15日亮相至9月19日正式上市的时间里,乐道还接连做了一些关于外观、内饰、空间等方面的宣传工作。但在9月19日产品上市之后,乐道似乎从大众的视野中逐渐隐形:交付缓慢导致产品在道路上的能见度极低,失去了“最好的广告”;乐道方面在上市后似乎也进入了静默期,除了偶尔主动发声外,乐道并没有频繁、主动地制造营销事件,进一步扩张公众对于品牌和产品的认识。

而第三,由于供应链的准备不足,乐道L60的长续航车型交付出现延迟情况、标准续航车型则经历了近3个月的产能爬坡,这无疑消耗了预订用户的耐心;同时去年年底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国家、地区的各类补贴大多至12月31日截止,乐道在交不出车的情况下,并未给用户提供有效的兜底策略,在不少友商推出兜底补贴政策的情况下,彼时曾有用户和媒体质疑或建议乐道应退出兜底策略,但艾铁成曾开回应称在APP内为用户提供了每日抽奖的环节。但作为车主,我只能说,这种每天5.88元、10.88元的“加电补贴”,和动辄上万的各类国家、地区补贴相比,算得上聊胜于无。

到了2025年元旦,2024年的各类补贴大多结束,新一年度的补贴政策尚未落实,交付初期一直受此影响的乐道才后知后觉地推出了补贴政策,但当时,一大批车企均推出兜底补贴政策。



这并非蔚来第一次在交付上吃亏。2021年NIO Day,蔚来推出ET5车型,当天订单爆表,蔚来App一度出现宕机,秦力洪等高管直言ET5车型能够击败BBA的当家花旦“34C”。而后蔚来直到2022年9月才开始小批量交付ET5,12月才开始相对大批量的交付产品,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缓慢的交车速度使得ET5出现了大量流失,ET5迄今的销量表现,也只能说和外界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而2023年,蔚来在ES6、ET5T等车型上实现了上市即交付,相关产品的表现也更加稳健。乐道作为一个筹备了数年的品牌,且基于蔚来已有的供应链和工厂,艾铁成更是曾表示有团队派驻供应商保障交付,但其最终缓慢的交付速度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乐道方面一度和小米SU7这类从0搭建的“纯新人”比较交付速度。

在ET5和乐道L60两次滑铁卢后,蔚来CEO李斌在近期的沟通会中指出,新车上市半年内的销量口碑至关重要。“蔚来在车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没有对前六个月的销量势能建立起足够强的意识。”

而这,几乎是传统车企的常识,有车企甚至为了产品上市初期的口碑,专门定制“特别版车型”,部分用料、配件仅会出现在上市前3个月或前6个月生产的产品之上,以完善用户口碑,而后上述更好的用料和配件就因降本而取消。



一位接近蔚来的人士曾告诉我,蔚来更加追求创新,对于传统汽车行业的玩法和一些规律嗤之以鼻。在财报会上,李斌表示,蔚来采用了平台化和体系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通过提高零部件的复用率和统一数据接口等方式,实现了成本的大幅下降。

此外,李斌还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我们以前的座椅都是按照整车去定点,比如 ES8 选一家,ET7 选一家,ET9 选一家,从讨价还价角度来讲,好像还行。比如 5 家供应商,每家拿一个,进行比价,这是常规做法。这么做有一个问题,就是平台化、原子化有问题。比如说,有一家座椅公司给我定点的座椅,如果按我的要求做,单独一款车量又不高,分摊下来它赚不到钱。它的模具成本有分摊,算不过来账。”

通过李斌向外界输出的信息,我很好奇在过去数年里,蔚来的二代平台和一代平台的零部件通用化率究竟有多高,在喊了几年的降本增效后,蔚来又是从何时才真正开始用平台化来进行降本。

平台化、零件通用化来实现降本并非汽车行业的新玩法,在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蔚来的友商们更是将“套娃战术”玩得淋漓尽致,其中两家“套娃战术”玩得最溜的新势力企业,已经实现了季度或年度盈利。除此之外,有了王凤英加盟的小鹏汽车,也开始步入上行轨道,何小鹏也在公开场合多次谈及大量平台化能力的复用带来的好处。



在本次乐道的换帅中,原蔚来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担任乐道汽车总裁,全面负责乐道销售工作和区域公司管理,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汇报。乐道的研发、供应链、质量部门将向蔚来CEO李斌汇报;营销体系将向蔚来总裁秦力洪汇报。

沈斐并非营销或汽车专业出身,公开资料显示,沈斐清华博士毕业后,先是留校任教,随后加入思源电气,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在加入蔚来后,沈斐履历集中于蔚来能源业务板块,是蔚来从零搭建换电网络的关键人物。在过往和沈斐的接触中,他展现出了对于智慧能源网络、电池储能有着深刻的理解,是一个电气、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大牛

回到乐道品牌的后续发展,由于前期的各种失误,现款L60想要再度起势已经难上加难,在过去20年间,中国车市中鲜有上市势头不足,随后能重新逆转的案例,问界M7或许能成为个案,但蔚来和乐道能否具备华为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而乐道目前已经开始了新车L90的宣传工作,作为车主我还是希望在宣传新车的同时,乐道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让乐道进入更多的视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