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人,《红楼梦》贾宝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一句话,说尽了女子的纯净、温柔,道尽了对女性的怜惜与赞美。

而这个观点,显然是得不到《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的认同的。在他看来,女人如果是水做的,那也是“祸水”。

这两位文学经典中的“极端派”,对女性的态度为何如此天差地别?细细想来,这背后藏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与生命体验。

当然,宝玉也不是认为凡是女人就好。他有一个著名的“三阶段论”: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宝玉年纪还小,心中的疑问应该是真的。

当然他的观点也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

未出阁的少女,如黛玉、宝钗、晴雯,哪个不是灵动如水?她们眼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憧憬,连生气都带着桃花香气。宝玉对她们,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呵护。

然而,一旦嫁人,女性便成了“死珠”。我们的传统是“女主内”,比男人更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要生儿育女,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

这些现实的压力和琐碎让她们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和纯真,开始变得世俗,习惯算计、虚伪……

估计王熙凤、李纨、夏金桂以及灯姑娘、鸳鸯的嫂子等“媳妇”在宝玉眼里就是这个形象。

至于“鱼眼睛”,则是那些老婆子,往往会更加看重金钱名利,为了自身利益可以置他人痛苦于不顾,甚至会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如诋毁中伤、坑蒙拐骗、瞒天过海……

这里面必定包括他爱贪小便宜的奶妈李嬷嬷、颠三倒四的赵姨娘,以及“以弱欺弱”的何婆子等等。

但话说回来,宝玉并不是在攻击女人,而是慨叹时间残酷、现实骨感。

你看,他从未否定她们的生存困境,对乡下老妪刘姥姥保持充足的善意。妙玉要把刘姥姥用过的古董茶杯扔掉,他提议让刘姥姥带回去换钱。


对女人,宝玉根本上是尊重的。

与宝玉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逵的粗粝。

这位黑旋风对女性的态度,简直可以用“暴力”来形容。

李逵借宿四柳村时,应邀到狄太公女儿房间捉鬼,用板斧将两个私会的年轻人砍作十来段,葬送了他们的美好人生。

李逵对宋江把扈三娘送到梁山由他父亲看护也很不满意,认为传言说宋江想娶她为妻是真的,还当众嚷嚷。

他灭了扈家满门,杀得痛快时固然没考虑到有个扈美人,杀完后也不会想到以后叫扈三娘怎么活。

他只考虑到宋江贪图美色是不对的。

其实这真的是冤枉宋江了。宋江最多也不过是想让她做自己弟媳妇而已。被他这样一嚷,倒不好办了,只好顺手给了王英。

就连李师师这样的人间尤物,在他眼里也不过是“腌臜婆娘”。这位铁牛似乎坚信:男人沾了女色,就不是好汉。

但似乎矛盾的是,他对母亲堪称纯孝,背母上梁山却因找水致母被虎吃了的场景赚足眼泪;对李鬼老婆也曾因怜悯给钱,后来才发现受骗上当。

这应该对他造成的负面影响挺大,更固化了他对女性的认知。


反正这种对女性的善意在李逵身上的占比太小了。所以他的女性观,还是“一刀切”的:不要靠近。

宝玉和李逵的冲突,本质上是两种价值观的对立。

宝玉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平等与共情。而李逵的“厌恶”,则是根植于愚昧的偏见。他不懂爱情为何物,只知道用暴力宣泄情绪。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贾宝玉比女人更懂女人,李逵却连女人是什么都不明白。”这种对比,或许正是我们今天仍需反思的课题。

(网图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