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骨头汤,最忌乱加调料,全程只需放3样,又香又浓,不腥不油腻

春天正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期,作为家长,给孩子补钙补锌很重要。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均衡营养的饮食不但能帮助孩子发育智力还能让孩子见风就长。


要是碰上挑食的孩子,妈妈们就得拿出毕生所学,不能让孩子在该长个的时候营养跟不上,输在了起跑线上。尤其是对于该值得补充,更是重中之重,我家孩子很喜欢骨头汤,不仅可以喝,还能煮面,炖菜,用来蒸鸡蛋羹,甚至煮粥喝,用处超级多,但是前提是要炖出香浓不腥气的骨头汤。

天津这边大骨头还挺便宜,18块钱一斤,多买了点准备一部分拿来红烧,一部分拿来炖骨头汤。说到煲汤,实际上喝的就是那股子鲜味,但为啥就是有人炖出来,骨头汤很腥气,还特别油腻呢。

其实煲汤,最忌讳的就是乱加调料,它不和红烧、糖醋、酱焖那般,调料越多越好吃,反而是越少越好。炖骨头汤,要想炖出来又香又浓郁,不腥不油腻的话,全程只需要放3样。


一、材料准备

1. 大骨头选择:大骨头可以选用猪筒骨,腔骨,扇子骨,不同种类的骨头会带来不同的口感和风味。猪骨相对较为常见,价格也比较亲民,其炖出的汤味道醇厚。

2. 生姜:准备几片生姜,生姜不仅可以去腥增香,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温暖身体、促进消化。

3. 食盐:适量的食盐是调味的关键,它能提升汤的味道,使其更加可口。

4. 白胡椒粉:少许白胡椒粉可以增加汤的香味和层次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去腥作用。


二、做法步骤

1. 泡水

首先,将大骨头仔细洗净,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清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约为 1 至 2 小时,这个过程的目的是让大骨头中的血水和杂质充分渗出。

在浸泡过程中,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换3次水,这样可以确保泡出的水较为清澈,最大程度地去除骨头中的杂质。通过浸泡,不仅可以使炖出的汤更加清澈,还能减少腥味。

2. 焯水

将泡好的大骨头捞出,放入锅中。注意,锅中要加入足够的冷水,这样可以使骨头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更好地将内部的杂质和血沫排出。

大火将水煮沸后,会看到水面上浮现出一层浮沫。这是骨头中的杂质和血沫,需要及时撇去。可以使用一个勺子或者漏网,轻轻地将浮沫撇到一旁,然后倒掉。

焯水大约持续 5 ~10 分钟后,将大骨头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这一步骤是为了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浮沫,确保骨头表面干净。


3. 清洗

将焯过水的大骨头再次用清水冲洗,仔细检查骨头表面是否还有残留的杂质或浮沫。这一步骤有助于进一步去除杂质,保证汤的清澈和口感。清洗干净后,将大骨头放在一旁备用。

4. 炖

把清洗干净的大骨头放入炖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水量要确保没过骨头,这样可以使骨头在炖煮过程中充分受热,释放出营养和美味。

加入几片生姜,生姜的作用不仅仅是去腥增香,还能为汤增添一份温暖的味道。生姜中的成分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对身体有益。

大火将水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炖制时间根据骨头的种类和大小而定。一般来说,猪骨需要 1 ~2 小时,而牛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小火慢炖可以使骨头中的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在汤中,使汤更加鲜美。

在炖制过程中,如果水蒸发较快,可以适量添加热水。注意一定要添加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会使锅中的温度骤降,影响骨头的炖煮效果。保持水量始终没过骨头,这样可以确保汤的浓度和味道。

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会看到骨头肉质逐渐酥软,汤色也会变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这表明汤已经炖好了。


5. 调味

在炖制的最后阶段,加入适量的食盐进行调味。食盐的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但不宜过多,以免掩盖汤的原味。

再加入少许白胡椒粉,白胡椒粉不仅能增加汤的香味,还能起到一定的去腥作用。轻轻搅拌,让调料充分融入汤中。

6. 出锅

汤炖好后,用漏网捞出骨头和生姜片,以免影响口感。将汤倒入大碗或汤盆中,一碗美味的大骨头汤就做好了。汤的色泽洁白,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增。

大骨头本身含有丰富的呈味物质。骨头在炖煮过程中,内部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等会逐渐溶出。这些物质是天然的鲜味来源,比如谷氨酸等氨基酸能赋予汤浓郁的鲜味。当调料较少时,骨头本身的鲜味能够充分展现,不会被调料的味道所掩盖。

其次,简单的调料有助于突出食材的本味。像生姜这种少量添加的调料,主要作用是去腥,而不是增添复杂的味道。这样能让大骨头的原味在汤中占据主导地位,品尝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骨头炖煮后纯粹的鲜美味道。

再者,少放调料可以避免味道之间相互冲突。如果放入过多的调料,如各种香料、酱料等,它们之间的味道可能会相互干扰,使汤的味道变得复杂混乱。而少量调料能保持汤味的纯净,让鲜味更加突出。

三、小贴士


小火慢炖的重要性:炖汤时,保持小火慢炖是关键。小火可以使汤的温度均匀,避免汤过度沸腾,从而使汤更加鲜美。同时,小火慢炖还能让骨头中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出来,增加汤的营养价值。

调料用量的调整: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当调整生姜和白胡椒粉的用量。如果喜欢姜味浓郁一些,可以多放几片生姜;如果不喜欢白胡椒粉的辣味,可以少放一些。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其他调料,如料酒、葱段等,以增加汤的风味。

加入蔬菜的好处:也可以在炖汤时加入一些蔬菜,如胡萝卜、白萝卜等。蔬菜不仅可以增加汤的营养和风味,还能使汤更加丰富多样。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白萝卜则有清热化痰、消食化积的作用。将蔬菜切成适当的大小,在汤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继续炖煮一段时间,直到蔬菜熟透即可。这样炖出的大骨头汤既简单又美味。

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骨头中的脂肪会逐渐溶出。在两小时以内炖煮,骨头中的脂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在骨头内部或者以适当的量溶出到汤中。当时间过长时,大量脂肪溶出,会使汤变得过于油腻。这不仅影响口感,还会增加人体摄入的脂肪量。过多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肥胖、血脂升高等健康问题。

大骨汤面

食材准备:新鲜面条200克(可根据个人食量调整)、炖好的大骨头汤1000毫升、鲜嫩青菜2 - 3棵、新鲜鸡蛋1个、适量葱花、3克盐、10毫升生抽、5毫升香油。

制作步骤:首先,将锅洗净置于炉灶上,倒入大骨头汤,开大火将汤煮开。与此同时,把青菜逐片摘下,放入清水中仔细冲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残留农药,沥干水分备用。在汤煮开后,将面条轻轻放入锅中,为防止面条粘连,可用筷子适当搅拌。煮面过程中,根据面条的粗细和质地,适时调整火力,一般煮3 - 5分钟,直至面条变软达到合适的口感。此时,将洗净的青菜放入锅中,让青菜在骨汤中烫煮约1分钟,青菜的翠绿与骨汤的醇厚相互映衬,既增添了清爽口感,又丰富了营养。接着,在另一个干净的锅中倒入少许食用油,油热后,轻轻打入鸡蛋,用中小火煎制,适时翻面,直至煎成两面金黄、外酥里嫩的荷包蛋,盛出备用。待面条和青菜煮好后,依据个人口味,往锅中加入3克盐和10毫升生抽,搅拌均匀,让汤汁味道更加鲜美,再滴入5毫升香油提香。最后,将煮好的面和汤小心翼翼地盛入碗中,把煎好的荷包蛋放在面条上,撒上切好的葱花作为点缀。这样一碗大骨汤面就完成了,大骨汤的醇厚滋味融入面条之中,每一口都充满浓郁鲜香,令人满足。

大骨汤炖菜

食材准备:大骨头汤1500毫升、白菜半颗、嫩豆腐1块、粉条100克、五花肉150克、适量葱姜蒜、5克盐、15毫升生抽、10毫升老抽、2颗八角、5克桂皮。

制作步骤:先将五花肉洗净,切成薄片,放置一旁备用。接着,在锅中倒入少许食用油,待油热至微微冒烟时,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片,用中小火煸炒。期间不断翻炒,使五花肉受热均匀,直至肉片微微焦黄,表面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泽,此时五花肉的香味充分散发出来,将其盛出备用。随后,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用小火煸炒出香味。接着,将白菜切成适口的块状,放入锅中,转大火快速翻炒,直至白菜变软。再将豆腐切成小块,轻轻放入锅中,避免豆腐破碎,翻炒几下,让豆腐与其他食材充分接触。之后,加入足量的大骨头汤,放入提前用温水泡软的粉条,倒入15毫升生抽、10毫升老抽、2颗八角、5克桂皮,搅拌均匀,进行调味调色。大火将汤汁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炖煮过程中适时搅拌,防止粘锅。大约炖煮20 - 30分钟,直至粉条熟透,汤汁变得浓稠入味,最后加入之前炒好的五花肉片,再煮片刻,让五花肉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这样,一锅热气腾腾、营养丰富的大骨汤炖菜就完成了,食材吸收了骨汤的鲜美,暖身又饱腹。

大骨汤馄饨

食材准备:大骨头汤1200毫升、馄饨皮300克、猪肉馅200克、适量葱姜末、5克盐、15毫升生抽、10毫升蚝油、5毫升香油、3克胡椒粉、适量香菜。

制作步骤:首先,在猪肉馅中加入葱姜末、5克盐、15毫升生抽、10毫升蚝油、5毫升香油、3克胡椒粉,用筷子或搅拌器朝着一个方向搅拌,直至肉馅变得黏稠,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制成馄饨馅。接着,取一张馄饨皮,放在手心,用筷子或勺子舀取适量馅料,放在馄饨皮的中心位置。然后,将馄饨皮对折,轻轻捏合边缘,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的两个角对折,捏紧,包成馄饨。包馄饨的过程中,可在馄饨皮边缘蘸取少许清水,以便更好地黏合。锅中倒入大骨头汤,开大火将汤烧开,放入包好的馄饨,为防止馄饨粘连,可用勺子轻轻推动。煮至馄饨浮起,再继续煮2 - 3分钟,确保馄饨熟透。依据个人口味,往锅中加入适量盐和生抽进行调味,最后撒上切碎的香菜即可。大骨汤的鲜美渗透进馄饨中,每一口都鲜嫩多汁,汤鲜味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