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1993年一辆丰田佳美2.2L要51.5万!这笔钱当时能在北京二环内买套标准四合院,或者在南二环方庄买两套三居室,毕竟那会儿的均价才2000多块。
当时普通人的工资2/300吧,50万够打工族挣200年的。那年我在效益好的国企挣500多已经算高薪了,当然那会儿外企的工资高,我同学在西门子挣1200外汇券,折合人民币1600块。
那会儿最惨的是公务员+学校研究院等单位,清水衙门连发工资都困难,第二年分税制之后才涨的工资。所以当时的顺口溜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
1993那年海南楼市达到癫狂期,房价高达7500。但之后被戳破了泡沫,天涯海角烂尾楼,历经十年才逐渐解决。
那年冯*潘**等人从海南全身而退,先到北京怀柔搞到了第一桶金,然后就接手了“万通新世界”。当年对房地产狗屁不懂的六兄弟就是胆儿大运气好,找了北京地产教父邓**操盘,均价高达3500美元(汇率1:10),一锹土还没挖呢就赚了N个小目标。
那年北京的楼市也确实挺火,只要是个项目就热销,均价基本都在2000美金以上。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但投资回报率相当的高,当年外销公寓的租售比基本在100左右,也就是靠租金8年就回本儿,回报率12%以上,到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早买房的不少人真的快回本了。
但别看回报率这么高,人们对买房的热情也不算高,绝大多数都没这意识。那会儿炫富的最佳道具还就是私家车,开辆好车比住豪宅可牛叉多了。
当年的日本经济虽然已经崩盘,但仍然是超级强大,平均收入是中国的100倍左右。所以那会儿才发生了“上海人在东京”,北京人呢,自然是去纽约了。对了,那会儿好像很少有人骂日本,更不抵制日货,为什么呢?
当年的我还是小章,甭说50万的车了,连1万多的手机都买不起,只能花1200块买了个BB机装叉。真的是装,因为一个月也没俩人呼我,急死老子了。
第二年我去卖房了,也学了车,东方时尚驾校的第二期学员。当时的东方时尚是计委的企业,开学典礼都是在红塔礼堂举办的,牛叉不?
学完车老板给我配了辆东风小面,那叫一个破,刹车踩猛了车门子都能飞出去。之所以我后来特别反感周杰伦,就是怀疑他的《东风破》是在嘲笑我的“破东风”,只是我没有证据。
那年我对车的梦想是能开上“虎头奔”,拉着我的梦中情人游车河吃早点去,太浪漫了。今天还有人记得当年虎头奔的价格吗?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