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前不久,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中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150名官员和学者参加。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时表示,中国坚持通过建立规则塑造地区秩序。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立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共同规范。中方愿同各方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同时,排除干扰,聚同化异,在已经完成案文三读的基础上,争取在2026年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特朗普(资料图)
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南海问题愈加突出。作为南海沿岸国,中国依据国内法和国际法坚决维护自身的领土和海洋权利。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维护南海和平,积极推进南海的和平发展,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善意和包容。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坚定捍卫本国主权安全利益的基础上,做南海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
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马尼拉开启其亚洲访问行程时,针对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强调威慑的必要性。他在与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的会晤前表示,美国对美菲同盟关系有着“坚如磐石的承诺”,并声称需要通过军事威慑防止冲突,同时确保南海的航行自由。海格塞斯的言论延续了美国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美方多次以“航行自由”为名派遣军舰进入南海岛礁邻近海域,并与菲律宾等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
特朗普(资料图)
尽管主观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战略收缩不会改变美国战略界认为印太是美军首要战略方向、中国是美最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判断,白宫、五角大楼以及战略界的建制派仍会积极加强在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军事存在及活动,但客观而言,美军在南海活动增量受限的趋势仍无法改变——而且,即便红海危机平息或俄乌实现停战,美军能转移到印太区域部署的海空兵力也十分有限。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尔迪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形势下,美国试图迫使东盟“选边站”以对抗中国,例如发起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但收效甚微,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愈发紧密。美国为何无法拉拢东盟?马尔迪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中美关系的影响。“与此同时,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和东盟这样的集团重视我们的战略自主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与美国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零和关系,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各国在战略信任方面现在有很大进展,特别是在高层之间有了很多信任,比如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越南和中国之间。在南海,我们必须承认信任水平不是很高。”印尼前副外长、前驻美大使迪诺·帕迪·贾拉尔说,东盟和中国几十年来建立了非常强劲和有活力的伙伴关系,双方能够区分不同的问题,从而不对中国和东盟的关系造成影响。所有当事国应该共同开展合作,形成合作机制,以南海的务实合作项目推动形成共识”。
特朗普(资料图)
东盟态度的转变,也让美国精心布置的棋局陷入了尴尬,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搞了个重返亚太战略,重建对东盟的主导权。南海问题就成了美国挑拨中国东盟关系的主要抓手,今时不同往日,东盟国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小弟了。面对美国的拉拢,东盟国家并没有完全买账,近年来东盟的主流声音,越来越倾向于中立。它证明了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合作的力量,远胜于意识上的对抗,务实合作才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